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婚喪嫁娶,進學升遷,以至大廈落成、商店開張等等,人們都習慣放鞭炮來慶祝。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燃放鞭炮對營造節日氣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我國民俗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能簡單地加以禁止,前些年,不少城市搞“一刀切”,禁止燃放鞭炮,這是對民俗文化的摧殘,節日裏少了一個營造氣氛的內容。
燃放鞭炮有安全危險,時常有人因為燃放鞭炮而致傷,甚至被炸死。還有因為燃放鞭炮引發火災,造成財產損失。去年元宵節,因燃放煙花曾引發央視新大樓火災,造成慘重的財產損失,人員死傷的特大事故。今年元宵節前,廣東普寧村民在燃放煙花時引起爆炸,又造成22人死亡48人受傷的慘案。這是燃放鞭炮不注意的弊端,其實,隻要正確燃放鞭炮,它帶來的危害還是可以消除的。這些常識,倒是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加以普及,以及鞭炮煙花生產廠家應在產品標識上加以提示,銷售商在銷售時應該反複叮囑燃放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免燃放鞭炮而造成傷害,樂極生悲。
燃放鞭炮遭到不少人反對,因為一些喜歡燃放鞭炮的人侵害了不喜歡放鞭炮的人的權利。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鞭炮,有人喜歡安靜,還有膽小之人害怕鞭炮傷害到人和財物,所以極力反對燃放鞭炮。還有人不管任何時候,隻要自己高興,就燃放鞭炮。不管別人的感受,是否影響到別人,侵犯別人的權利。也許別人正在熟睡中,或許在樓道裏燃放,造成硝煙汙染空氣,給高層居住的居民帶來生活影響等等。燃放鞭炮的人是乎理直氣壯,隻要有高興的事,自己想怎樣放就怎樣放,置別人的權利於不顧,侵犯公共利益,汙染環境。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有喜事,老百姓的你今兒個真高興,將快樂強加於別人。而不少受到影響的人往往置若罔聞,侵害了自己的權利也隻有自己躲著數落的份,假如去與人理論,加以製止,好像掃了別人的興致。於是,不少燃放鞭炮侵犯別人權利的事在民間時有發生,哪怕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也比比皆是。
燃放鞭炮是應該有所規定,而不是一禁了之。要讓每一位喜歡用鞭炮來慶祝節日的人,做到井然有序,定時、定點地燃放,可以建立燃放鞭炮指定地點。盡量做到正確燃放,安全燃放,小孩子燃放時要有監護人指導。政府部門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提高消防水平,如何快速應急處理一些可能因為燃放鞭炮帶來的危害。在現代民主社會裏,一個人在行使自己的權利時,應該充分考慮別人的權利,更不能侵害別人的權利。
(2010年3月4日 華商報 四川新聞網 西安晚報)
富豪相親,我們隻是“打醬油”的
富豪征婚近年來一直成為熱點新聞,整版報紙征婚廣告,大幅戶外征婚廣告,電視征婚……富豪利用各種方式征婚的名目繁多,不一而足。5月18日,武漢首現“鑽石相親會”(《武漢晨報》5月19日),再次引起大眾的關注,不少人蜂擁“圍觀”,評頭論足。
富豪征婚一度成為媒體關注的一個話題,有些不正常。從新聞學的角度解讀和界定,不斷重複的事件已不能構成新聞,可是媒體依然在不斷重複這樣的新聞事實。從大眾的需求上來看,大眾非常喜歡此類社會新聞,為此,媒體應該提供,哪怕有重複,但新聞要素在發生變動。
大眾何以熱衷於富豪征婚這樣的新聞?個中有些異樣。富豪也是人,不同的是他擁有的財富較多。多數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裏,而這些少數與大眾的大多數形成鮮明對比,至然這些大多數在密切關注著他們的動向。大眾的心理都在猜測,這些富豪們可以為了抱得美人歸而一擲千金,不惜耗費重金去征婚,普通百姓幾年的收入還不如他一次相親的入場費,至然心理上會產生較大的落差,憤憤不平。這也是當下貧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製度不太合理造成的一些現實寫照。
其實富豪也需要情感,也有七情六欲,恐怕他們更需要情感,也渴望擁有一個溫暖的家,一個充滿愛的家。同樣是征婚,如果是普通大眾,人們見怪不怪,繼續“打醬油”,媒體更不會理會。而富豪征婚,人們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不少人都要在“圍觀”的時候,並發表自己的看法。兩相對比,不難看出,不少人心中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仇富心態。還有一些人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總是刨開表層,深挖一些根源。臆想出富豪們有沒有為富不仁?給自己找老婆就出手闊綽,麵對各種災難時,難見有富豪高調慷慨解囊,扶貧濟困。還有人就此進行倒推,富豪的財富來曆能在陽光下暴曬嗎?這些心態使然,或許是現實的一些映照。但是,大眾是否也考慮太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