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科目之一的《財務管理》,是一門應用性的經濟管理學科,既有較強的理論性,也有較強的實用性。它闡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該課程以企業,特別是公司企業的資金運動為中心內容,以資金的籌集、投放、耗費、收入和分配為框架,闡述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觀念、管理目標以及管理的具體方法和手段。本課程教材的內容共分為十一章,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三個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為第一部分,第三章至第八章為第二部分,第九章至十一章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財務管理總論。主要闡述了財務管理的基卒概念、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環境、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概念及風險分析等內容。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為以後內容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和提供理論方法。在這一部分裏,首先確定了財務管理的研究對象和範圍,明確財務管理主要是以企業資金運動為起點展開其管理活動,從而決定了財務管理的基本內容是籌資管理、投資管理、耗資管理以及資金收回和分配管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促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同時指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要具備時間價值觀念和風險價值觀念來從事財務管理活動,並詳細地介紹了資金時間價值觀念和風險觀念及其計算與應用。
第二部分為財務管理的主體內容。具體闡述了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耗用和資金回收及分配的管理。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應該具體了解和掌握資金運動全過程的有關財務管理內容、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效果評價指標,為財務管理的實際工作打下理論基礎。這一部分內容一共分為六章。第三章主要闡述了企業籌集資金規模的決定和如何通過不同的渠道籌集來籌集資金以及在籌資時應注意的一些基本問題;第四章闡述了資金成本的概念與計量、杠杆原理及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資金結構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第五章圍繞項目投資闡述了現金流量的計量、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及其運用;第六章從風險與收益、投資決策和投資組合角度闡述了證券投資的管理;第七章主要闡述了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營運資金的管理;第八章闡述了收益的分配程序和股利政策。
第三部分為財務的預算、控製和分析。具體闡述了財務預算的概念與編製方法、財務控製與責任控製、財務分析指標與財務分析的具體方法。這部分的內容既是對新階段資金運動進行的預算管理,也是對本階段的資金運動的效率進行控製,還是對上階段資金運動作出的總體分析評價,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可以把它看作是財務管理的一種基本手段和工具來加以掌握和靈活運用。
在學習《財務管理》這門學科、使用這本教材時,考生要注意掌握科學合理的方法,以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習中應著重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必須全麵了解本課程的體係結構。要清楚地知道本課程主要有哪些內容,每章中主要講述了哪些問題,每個問題涉及到哪些細節,講到什麼程度,以求做到係統地了解掌握整本教材的內容。這樣才能在做題目時清楚各種題目的真實含義和考點在本課程中的具體位置,以便找出有效的方法正確全麵地解題。
其次是認真仔細地閱讀教材。要把每一章當中的理論和方法弄通搞懂,循序漸進地掌握每一種業務方法,弄清業務處理的原理、計算公式、有關數據的來龍去脈等,並能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應付多變的題型,不至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最後要加強練習,獨立完成作業。考生要全麵學完一章內容後,可結合本輔導教材的習題和單元測驗題,獨立思考,認真練習,以檢查掌握的程度。在全部學完本課程後,可進行模擬測驗題的練習。這裏要強調的是,必須獨立地並脫離教材進行測驗練習,防止邊做習題邊翻閱教材,致使達不到練習的實際效果關於本輔導教材,有一點要指出的是,由於1999年的會計師資格考試的方法有所改變,與前幾年的考試在考試科目上有大的調整,所以,今年的《財務管理》內容與以往有所區別,體現在內容上有一定的刪減和新增。因此,在使用輔導教材中每一章的第六部分“曆年試題分析及解答”時,要注意不能作為決定今年考試重點與比重的主要依據,而隻能作為參考。而且有些試題因今年的教材已無相關的內容,因而也就沒有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