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讀者應了解財務管理的概念與內容,財務管理的目標,財務管理的環節和財務管理的環境。理解財務管理的概念和財務管理的內容取決於財務活動與財務關係的內容;財務管理的目標決定於企業的生存目標,是企業生存目標對財務管理所提出的要求;財務管理的環節是財務管理的具體工作步驟與一般程序;財務管理的環境是財務管理賴以生存的土壤,是企業開展財務活動的舞台。熟練掌握資金的實質,財務活動的具體內容,財務關係的實質及其內容;企業生存的目標、財務管理目標的不同觀點及其含義以及財務管理目標的協調方法;財務管理的具體環節與各環節的具體內容;財務管理環境的不同內容以及不同的財務管理環境對財務管理的具體影響。
重點提示及注意點
在本章中,讀者要重點掌握資金的實質,財務活動與財務管理的關係,財務管理的目標及其具體含義,財務管理的不同環境及其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在具體學習各節內容時,要注意對財務管理內容的理解,對財務管理不同目標含義的理解以及現代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切表達方法,財務管理目標出現矛盾時應采用什麼方法進行協調,影響財務管理的主要環境有哪些,這些不同的環境是如何影響財務管理活動的。
重點例題分析和解答
1.如何理解財務管理的目標及其目標矛盾與協調?
解析:
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生存目標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的要求,在不同的社會經濟體製、模式和企業組織形式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上,具有代表意義的觀點有三種,即利潤最大化、資本利潤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三種觀點各有利弊,但基於企業價值最大化最能體現企業管理的目標並揭示了市場認可的企業價值,同時也考慮資金時間價值與風險價值,因而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為大家所認同的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我們一般所講到的財務管理目標,習慣是指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目標。
由於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目標主要是針對企業所有者而言,企業所有者在實現這一目標時必然會引起或存在與企業財務活動有關的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因而,為順利地實現企業所有者的這一財務管理目標,也就存在如何協調這些矛盾的問題。這些矛盾主要的有企業所有者與企業的經營者之間、企業所有者與債權人之間的經濟利益矛盾。對於前者,協調解決的方法主要有激勵與監督,如解聘、接收、激勵等;對於後者,則主要采用限製的辦法,如限製性借款、收回借款、不再借款等。
2.如何理解利率、利率的類型及利率的決定?
解析:
利率是針對資金而言的,是資金的增值額同投入資金價值的比率,是資金的價格。
對於利率,由於使用上的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標準對其進行分類。在財務管理上經常使用到的有按利率之間的變動關係進行分類(基準利率與套算利率)、按債權人取得的報酬情況進行分類(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按利率與市場資金供求情況的關係進行分類(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按利率變動與市場的關係進行分類(市場利率與法定利率)等等。
既然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因而也就存在一個價格決定的問題。要注意的是,影響利率決定的因素有多種,除資金的供需之外,還有諸如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國家貨幣政策、國家財政政策、國際經濟政治關係、國家利率管製程度等。因此,利率通常可以表示為由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風險報酬率(分為違約風險報酬率、流動性風險報酬率和期限風險報酬率)三部分所構成,即利率主要由這三種因素所決定。
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隻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將你選定的答案編號用英文大寫字母填入括號內)
1.反映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實現程度的指標是()
A.利潤額
B總資產報酬率
C每股市價
D市場占有率
2.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強調的是()
A實際利潤額
B實際利潤率
C預期獲利能力
D生產能力
3.按利率與市場資金供求情況的關係,可將利率分為()
A市場利率和法定利率
B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
C不變利率和可變利率
D實際利率和名義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