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讀者應了解企業籌資的分類與意義、企業籌資的渠道與方式、企業籌資的基本原則、企業資金需要量的預測,吸收直接投資、發行普通股、發行優先股等權益資金的籌集方法,銀行借款、發行債券、融資租賃、商業信用等負債資金的籌集方法。理解籌資渠道與籌資方式之間的聯係與區別定性預測法、比率預測法和資金習性預測法的含義與應用;吸收直接投資籌資方式的種類,出資方式、程序和優缺點;普通股股票的種類、股東的權利,股票發行的目的、條件、程序和股票上市的優缺點及其上市條件以及普通股籌資方式的優缺點;優先股的種類和性質、優先股股東的權利和優先股籌資方式的優缺點;銀行借款的種類、程序、信用條件、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以及銀行借款籌資方式的優缺點;債券的基本要素和種類,債券的發行條件、發行方式和發行價格,債券的收回與償還以及發行債券籌資方式的優缺點;融資租賃的種類與程序,租金的構成與計算以及融資籌資方式的優缺點;商業信用的形式及信用條件、現金折扣成本的計算以及商業信用融資的優缺點。熟練掌握企業資金需要量的預測方法,普通股與優先股股東權利的區別,發行普通股的條件與發行債券的條件以及普通股上市條件的區別,各種銀行借款信用條件的含義和借款利息支付方式的含義及其實際利息的計算,債券價格的決定以及計算,融資租賃租金的構成及其計算,商業信用成本的含義及其計算,以及各種籌資方式的優缺點及其區別比較。

重點提示及注意點

在本章中,讀者要重點掌握應用比率預測法和資金習性預測法來預測企業資金的需要量,普通股發行和上市的條件、企業債券發行的條件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優先股與普通股股東權利及其區別,銀行信用條件、借款利息、債券價格、租金和現金折扣成本的計算,權益資金的籌資方式與負債資金的籌資方式的優缺點及其區別。在具體學習各節內容時,要注意企業籌資渠道與籌資方式的區別,比率預測法中變動資產和變動負債的內容,先分項後彙總資金習性預測法的直線方程的建立,吸收直接投資籌資方式的出資方式,各種銀行借款信用條件的真實含義及其對實際利率的影響,不同的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及其對實際借款利率的影響,市場利率對債券發行價格的影響以及計算債券發行價格時必須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租金計算時與年金概念的關係,現金折扣成本與商業信用成本的關係。

重點例題分析和解答

1.某公司1994年的銷售收入為100萬元,公司尚未達到設計的生產能力,為此,準備擴大生產規模。預計擴大生產規模後1995年的銷售收入提高到150萬元。如果公司的稅後利潤率為10%,收益留存比率為30%。根據公司1994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所提供的數據預測公司需要增加的資金量以及需要從外界籌集的資金量。

從以上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每增加100元的銷售收入,會增加60元的資金占用和20元的資金來源,兩者相抵,還需要增加資金占用40元,在總的銷售收入增加50萬元(150~100的情況下,需要增加資金占用的總額為20萬元由於公司稅後利潤率為10,收益留存比率為30,因而從內部可以增加資金來源總額4.5萬元第一,計算變動資產率和變動負債率,是與基期的銷售收入相比,而不是與預測期的銷售收入相比;第二,資產增加表示資金需要量增加,負債增加表示資金來源增加,增加的具體數量取決於銷售收入增加的數量;

第二,企業預測期的銷售收入可能給企業增加的內部資金來源取決於企業收益留存比率和銷售的稅後利潤率;

第四,如果沒有直接的企業稅後利潤率數據,讀者應會根據企業的損益表以及企業的所得稅稅率推算出稅後銷售利潤率;

第五,計算企業隨銷售收入增加而增加的資金需要總量,不應減除企業預測期可能增加的留存收益;計算企業需要從外界籌集的資金需要量,則要扣除企業預測期的稅後利潤給企業增加的留存收益。

2.某公司準備發行公司債券以籌集擴大生產規模所需資金。債券票麵金額為100元,票麵年利率為10%,期限為5年,要求分別計算市場利率為10%、15%、5%的債券發行價格。

考慮到資金時間價值的影響,企業發行債券價格的高低主要是取決於債券票麵利率與發行時市場利率的對比,而與債券期限的長短無關,因為債券期限長短的變化已體現在債券票麵利率的高低之上,對債券發行價格沒有直接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