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應了解所得稅的概念和特點,掌握我國現行所得稅的種類,掌握內資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以及個人所得稅的概念、納稅人、征稅範圍和稅率等規定,能夠按所給條件計算各種所得稅的應納稅額。

重點提示及注意點

本章學習重點是所得稅概述以及內資企業所得稅法和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學習時應注意兩種企業所得稅法的納稅人的區別;不同納稅人的納稅範圍的區別;以及兩種外國企業稅率的區別。還應注意各種所得稅的納稅依據,即哪些收入須納稅,哪些收入可以扣除以及怎樣扣除。

練習題

某企業由於資金周轉困難,上月向另一個企業拆借資金50萬,合同規定月利率為1.5%,拆借期限為1個月,本月企業按約定償還貸款並支付利息0.75萬元,銀行貸款月利率為1,則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除了該筆貸款利息為(一)

A0.7萬元

B0.75萬元

C0.6萬元

D0元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將你選定的答案編號用英文大寫字母分別填入括號內)

1.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有合資企業()

A合作企業

B外資企業

C在我國境內設立場所和機構的外國企業

D在我國境內不設有場所、機構的外國企業

2.下列各項個人所得中,免納個人所得稅的有()

A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津貼

B保險賠款

C國債利息

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教育獎金

3.作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的企業或者組織,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中的()

A已辦理工商登記

B有權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C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戶

D獨立建立賬簿、編製財務會計報表

E獨立計算盈虧

4.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營業機構的,可以由其選定的其中的一個營業機構合並申報繳納所得稅,但該營業機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A具有足夠的經營規模

B信譽良好,無偷稅漏稅行為

C對其他各營業機構的經營業務

D有監督管理責任

三、判斷題(在每小題後麵的括號內填入判斷結果,你認為正確的用“V”表示,錯誤的用“X”表示)

1.無國籍人員,隻要其在中國有個人所得,就成為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應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所得向中國繳納個人所得。()

2.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納稅人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包括工效掛鉤工資和臨時工工資,應按照計稅工資扣除。()

3.計稅工資的具體扣除標準可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不同行業情況,在人均月扣除最高限額550元的限額內確定,個別經濟發達地區確需高於該限額的,應在不高於20%的幅度內報財政部備案。()

4.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參加財產保險、運輸保險按規定繳納的保險費用及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費,允許直接在稅前列支。()

5.納稅人根據生產經營需要以經營租賃方式租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租賃費,可以據實扣除。()

6.納稅人支付給總機構的與本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管理費,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批後準予扣除。()

7.內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不論在我國境內的所得,還是在我國境外的所得,都要向我國繳納所得稅。()

8.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需要照顧和鼓勵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實行定期減稅或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