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題大做”本為科舉考試的慣用語,題是題目,作是寫作。科舉考試考八股文,以“四書”裏的文句命題的叫“小題”,以“五經”裏的文句命題目的叫“大題”,“小題大做”的本意是以用小題的題目做大題的文章,引申為拿小題目作大文章。如今“小題大做”的含義已經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一般是比喻把小事故意渲染,當成大事來處理,有不值得不恰當的意思。
“小題大做”原本是古代的科舉考試用語,出自明清時代科舉考試的內容。科舉製度是國家選拔人才、任用官吏所采用的製度。開始於隋朝,在唐朝形成,完備於宋朝,後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中國古代用的是選士製度,在秦朝之前是采取分封製度,故取士用人就按照世襲製度。西周時,天子分地以封諸侯,治理國家就由天子、諸侯、卿、士等人負責,階級分明,每個階層各依倫常血緣世襲。至東周,世襲製度開始瓦解,食客、客卿成為製度外為各國國君選才的另一途徑。
漢朝時,分封製度逐漸被廢除,皇帝為舉用賢能,於是采用察舉製,由各地官府推薦才德兼備的人才。但察舉製弊端叢生,評選不客觀。到三國時代,魏文帝曹丕定九品中正製舉才。此製是在郡邑設小中正,州設大中正,由小中正按出身、品德等來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等級錄用,後上報給大中正,經核實再上報司徒,司徒再核,然後交給尚書選用。
九品中正製一直為晉、六朝所沿用。但魏晉時,世族經常以其強大的勢力,影響中正官的考核,以致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門閥製度。九品中正製造成民間人才無法受到重用,形成世族獨攬朝廷人事的不公平現象。
到了隋朝,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製,改設考試選拔官吏,由於分科取士,故為科舉製。唐承隋製又有發展,除進士科外,複置秀才、明法、明書、明算諸科。又有一史、三史、開元禮、童子、道舉等科。武則天時開始實行殿試,並增設武舉。由皇帝特詔舉行的科舉考試稱製科。科舉考試也因此得以製度化並逐步完善。宋朝時,把唐朝的科舉製度改良,實行新措施,製定一套更完備的辦法,而其主要目的是要防止徇私舞弊的現象發生。故自宋太祖開寶年間起,凡錄取的進士都要經過最後一關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名次也是皇帝欽定。自此,進士都是“天子門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門生。
宋朝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更進一步完善科舉的考試規則,以免考官或考生舞弊。因此,把在唐朝實行的“糊名”基礎上加以改良,另行“謄錄”,並派專人將試卷用正楷譽錄,避免考官認出考生的筆跡,保證閱卷的公正性。糊名,就是用糨糊把試卷上考生的姓名密封,以免考官給分時作弊。如唐朝劉□《隋唐嘉話》:“武後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
此外,在考試時封鎖考場稱為“鎖院”,嚴禁出入,防止內外勾結作弊。如宋朝吳自牧《夢粱錄·士人赴殿試唱名》:“簾引訖,伺候擇日殿試。前三日,宣押知製誥、詳定、考試等官赴學士院鎖院。”
元初,蒙古人不重視開科取士,故停辦科舉。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才又詔行科舉,基本上還是沿襲宋製,但有兩點改變對後世有重要影響。一是不再分科,專以進士科取士;另一是考經義的內容如果涉及四書,就要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主要依據,這兩點變動成為明清時期八股文的基礎。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大體承宋製,共分四個階段,即童試、鄉試、會試、殿試。考試內容則與前朝不同,專從“四書”、“五經”出題,規定考生必須以古人語氣來闡述經義,就如“代聖賢立言”,並以八股文為應考文體來作答。
四書,是宋朝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再加上《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並作集注,又稱為“四子書”。“五經”,則是指《易》、《書》、《詩》、《禮》、《春秋》這五部經典,在漢朝時訂為“五經”。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凡是從“四書”中文句出題的,就稱為“小題”;若是從“五經”文句中出題的,就稱為“大題”。用“五經”文句的文章寫法來做“四書”命題的題目,就稱為“小題大做”。
因此,久而久之,後人就引申為用小題目來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當做大事辦理。其實,也有存心誇大的意思。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小題大做違背了實事求是的精神。該大則大,該小則小,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取得圓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