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清朝官帽上有頂戴和花翎(1 / 1)

頂戴、花翎都是清朝官品的冠飾,也是區分官階大小的重要標誌。清朝官吏品級,依帽上頂珠的顏色和質地來區別,稱為“頂戴”,也可作頂帶、頂子、頂珠,就是指裝在官帽頂上正中的飾物。

從古籍文獻中的記載可以發現,明朝以前的官員和清朝的官員,除了官服不同,戴的官帽樣式也不同。明朝之前大多是烏紗帽,而清朝的官帽則是頂戴花翎。

那麼,為什麼清朝的官帽上有頂子,帽後還插著一束花翎呢?

清朝以前的官帽是烏紗帽。烏紗帽是以烏紗製成的帽子,原是民間常用的一種便帽。最早源自於東晉成帝時,凡在宮中做事的官員,都戴一種叫烏紗帢(qià,古代一種用絲織品做的便帽,以不同顏色區分品級)的帽子。到了南朝宋時,這種帽子開始普及,烏紗帽成為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烏紗帽正式成為官服的一部分,則始於隋朝,盛行於唐朝。

宋太祖即位後,為免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令在烏紗帽兩邊各加一個翅,隻要有人腦袋一動,軟翅就會跟著顫動,皇帝居高臨下,一目了然。明朝時,烏紗帽始定為官帽,老百姓就不能再戴了。如《明史·輿服誌三》上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烏紗帽於是成為官職的代稱。

清朝時改為冠服製,服飾以滿族服裝為主,官帽也與明朝截然不同,以禮帽代之,帽後都拖一束花翎,稱為“頂戴花翎”。清朝官帽,有上朝戴的朝冠與平時戴的吉服冠兩種,亦即有禮帽、便帽之分。這兩種帽子又各有冬、夏二式。

清朝官員戴的禮帽,又稱為大帽,有冬季戴的“暖帽”和夏季戴的“涼帽”兩種款式。依據規定,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暖帽大多為圓形樣式,中間飾以紅纓,冠頂有頂珠,帽簷反折向上,簷麵質料多為皮質,也有呢料、絨布、綢緞等。涼帽多為圓錐形的笠帽,用玉草、竹絲或藤絲編織而成,外罩綾羅,多為白色,亦有湖藍色、黃色,頂上綴有紅纓、頂珠。

頂戴、花翎都是清朝官品的冠飾,也是區分官階大小的重要標誌。清朝官吏品級,依帽上頂珠的顏色和質地來區別,稱為“頂戴”,也可作頂帶、頂子、頂珠,就是指裝在官帽頂上正中的飾物。

朝冠頂子共分三層,頂端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形珠寶,下為金屬底座;吉服冠頂子隻有球型珠寶與金屬底座兩部分。底座有金製,也有銅製,上麵並鏤刻花紋。按照清朝禮製,頂珠質地以寶石為主,一品官為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為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為硨磲(chēqú),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鏤花金,九品用陽紋鏤花。冠上無頂珠即無官品。

此外,清朝的官帽,在頂珠下都裝有翎管,目的是用來安插花翎。翎管約兩寸長,圓柱形。文武大官所戴翎管都是用各類玉石、象牙或玻璃燒製而成,當時以翡翠翎管最珍貴、盛行,但官品低的官員隻準用紅玉。

清朝官員禮冠上用來區別品級的羽飾,有“花翎”、“藍翎”兩種,又稱為翎子,以花翎為貴。花翎以孔雀毛做成,俗稱孔雀翎;藍翎以鶡(hé)羽製成,色藍,故稱。在清朝昭梿《嘯亭續錄·花翎藍翎定製》上載:“凡領侍衛府員、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鑾儀衛滿員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鶡羽藍翎,以為辨別。”

所以,藍翎是賜予六品以下而在皇宮、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亦可賞賜給官階低的功臣。但後來賜戴浮濫,出錢即可得。

孔雀翎上有眼狀的圓圈,一個圓圈算一眼,故花翎又分單眼、雙眼、三眼,以三眼最為尊貴。因此,花翎主要是以翎眼多寡來區分官吏等級。如《清會典·禮部四·冠服》上載:“孔雀翎,翎端三圓文者,貝子戴之。二圓文者,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戴之。一圓文者,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護軍各統領、參領、前鋒侍衛,諸王府長史、散騎郎、一等護衛均得戴之。翎根並綴藍翎。”

花翎原本是清朝皇帝賞賜給有功勳的大臣或貴族的冠飾,代表榮耀與官階。花翎有昭示官爵品秩、賞賜勳業的作用,故其規定嚴格,不可隨意佩戴。如有擅戴者,則送吏部從嚴處罰,若被罰以拔去花翎,則表示解除他的一切職務。

到清末,隨著花翎賞賜範圍擴大,也就不及之前尊貴,五品以上的官,不用勳賞隻要捐納就可得花翎戴。後來,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國庫空虛,捐例大開,用錢就可以買到花翎戴了。

如今也有賣官斂財的,不過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