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當官的有官服,名稱為章服,是用不同的圖案、花飾標誌著官階大小的禮服。《漢書·公孫弘傳》:“故畫衣冠,異章服,而民不犯者,此道素行也。”蘇軾《上皇帝書》:“今乃以一人之薦舉而予之,猶恐未稱,章服隨至。”
皇帝或他的大臣們,所穿的官服總是繪繡著許多精致的圖案,不同的官階,官服上的圖紋或數量也不同。那麼,為什麼官服上要繪繡這些圖紋呢?
中國古代的服飾設計,不論是色彩的選用或是圖紋設計,都力求順應大自然法則,既體現了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和諧,又能遵循古代社會尊卑等級禮製的原則。而古代帝王及高官身上穿的禮服,上麵繪繡的紋飾有十二種,分別是衣繪日、月、星、山、龍、華蟲,稱之上六章;裳繡宗彝、藻、火、粉米、黼(fǔ,古代禮服上繡的半白半黑的花紋)、黻(fú,古代禮服上繡的半青半黑的花紋),稱之下六章,後世稱十二章紋,通稱為“十二章”。紋樣不同,所屬官階也就不同。
“衣”和“裳”是有區別的。“衣”指上衣,與“裳”相對;“裳”(chánɡ)是遮蔽下體的衣、裙。《詩經·邶風·綠衣》:“綠衣黃裳。”《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就是說東方還沒有亮,下穿衣來上穿裳。
十二章紋各有涵義。“日”即太陽,相傳日中有三足烏,故世稱太陽為金烏,取自“日中有烏”、“後羿射日”等神話傳說,為光明、生命之源的象征;“月”即月亮,相傳月中有白兔,故以白兔為月的代稱,取自“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星”即天上星宿,以幾個小圓圈表示星星,星與星之間以線相連,構成一個星宿;又日、月、星取其照臨光明,如同三光照耀,象征帝王皇恩浩大,普照天下;“山”即群山,其圖形亦為群山狀,取其“鎮”之意,代表帝王沉穩的性格,象征君王能夠安邦定國;“龍”為龍形,取其千變萬化,象征帝王思慮周密,能審時度勢,處理國事;“華蟲”即雉,為鳥類且羽細而紋理華麗,取其文(紋)理,象征帝王的文采彰顯;“宗彝”為宗廟用的祭器,“宗彝”通常是一對,各繪以虎紋和蜼紋。虎,取其忠猛;蜼,長尾猴,傳說性至孝,故取其孝,象征帝王具有忠孝之懿德;“藻”即水藻,為水草形狀,取其潔,象征帝王品行高潔;“火”即火焰,為火焰形狀,取其明,象征帝王處理國政正大光明,而火焰向上狀,也隱含著率領黎民百姓歸向天命之意;“粉米”即白米,為米粒形狀,取養之意,象征帝王供養人民,物產豐厚,治國安民;“黼(古代禮服、禮器上繪、繡的黑白色相間的斧形花紋)”半黑半白如斧形,取其斷之意,象征帝王行事果斷;“黻(古代禮服上繡的青與黑色相間的‘亞’形花紋)”如兩己相背之形,取其辯,象征帝王能明辨是非、善惡,知錯能改的美德。
十二章紋約在周朝形成,在秦朝以前,隻作為服飾上的吉祥圖紋裝飾,而真正確立了章服製度,則是在東漢時期。自此一直到清朝,十二章紋都是帝王百官禮服上所專屬的章紋。而繪繡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明清時代,皇帝的朝服仍為十二章紋,但文武官員則改稱為“補服”。補服又稱“補子”,是指文武職官禮服的前胸和後背鑲了用金線與彩絲繡成鳥獸等圖樣,文官繡鳥類圖形,武官繡獸類圖形,用以區分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