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模仿對象,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他的生長發育及認知能力有很大的關係。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通常比較好動,手和眼睛能夠協調動作,逐漸開始學會用詞了,而且,記憶力也更強了。一般14個月大的孩子就能夠回憶起幾周前或者幾個月前他們看到的一些行為,並且自己模仿這些行為。也就是說,孩子正在密切地觀察和模仿父母,以他們的行為舉止為榜樣,所以父母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行為展現在孩子的麵前。
也許有一天你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而順口說了句不文明用語,過幾天你可能會猛然聽見孩子也輕輕地這樣說。因為無論是詞彙、基礎語法,還是髒話,語言都是通過模仿而學會的。當孩子開始學說話的時候,他肯定模仿你的發音,你的用詞和你常說的口頭禪。
因此,父母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總是把“謝謝”和“請”掛在嘴邊,那麼你必須自己先這樣做,自己經常說這些禮貌用語才行。另外,孩子們對待周圍人們的方式也是通過效仿父母而學到的,所以,必須讓孩子們親眼看到父母的友善、慷慨和富有同情心,而且,一旦孩子有了這些好的行為,父母一定要給予鼓勵。
要鼓勵和幫助孩子模仿,因為這是他邁向獨立的中間站
最終,你的孩子不僅僅是模仿了,他也會出於自己的願望而這樣或那樣去做。他通過每天看見你刷牙和穿上外衣而逐漸學習這些技能。一旦他意識到“家長自己能做!讓家長再試一次!”,那麼他就逐漸變得獨立起來了。確切地說,模仿成為了邁向獨立的中間站。
這個時候,父母需要提供給孩子一些他自己能夠使用的物品,充分滿足孩子的這種“自己做”的強烈願望,比如,小孩子專用的小碗,小孩子自己可以倒水的小杯子,一個小凳子使孩子能夠自己在洗手池洗手等等。如果給孩子準備了玩具電話,模擬廚房和用具,那麼就能夠鼓勵孩子模仿大人的動作,自己玩過家家的遊戲了。
不過,孩子的一些模仿會超出他的能力,因此,父母需要警惕孩子的安全問題。如果不存在危險的因素,那麼就等孩子要求幫助的時候再幫他一把。失敗是孩子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父母要時常鼓勵孩子自己再去嚐試。那麼,孩子才會在第一次失敗之後再去效仿別人的成功做法,一次又一次地嚐試,直到自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