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點燃孩子的夢想(1 / 2)

鼓勵孩子追夢,孩子會產生強勁的內驅力,麵對各種困難也會主動想辦法去克服。夢想能使孩子在學習、工作過程中創造不輟,並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據對愛迪生、畢加索、達爾文等成就卓著的人物的研究表明,他們在童年時期,都有一個絢麗多彩的夢,他們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就是實現早年的夢想。因此,可以這樣說,沒有自己喜歡夢想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每一個孩子都要有夢想,夢想不是可實現的目標,它或許隻是一個妄想,但不能沒有,它是燭照孩子心靈的亮光,孩子心中的憧憬是最美麗的,它將引領他走向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美國有一個男孩,他的父母是一位馬術師,他從小就必須跟著父親東奔西跑,一個馬廄接著一個馬廄四處奔波。男孩的求學過程並不順利,初中時,有一次老師叫全班同學寫報告,題目是:《長大以後的誌願》。他洋洋灑灑寫了7張紙,描述了他的偉大誌願,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牧馬農場,並且仔細畫了一張200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麵標有馬廄、跑道等位置,農場中央,還要建造一棟占地4000平方米的豪宅。第二天他將他的心血之作交給了老師,兩天後他拿回了報告,報告第一頁上打了一個又大又紅的“F”,旁邊寫了一行字:下課後來見我。

腦中充滿幻想的他下課後帶著報告去找老師,問:“老師,為什麼給我不合格?”

老師回答道:“你年紀那麼小,不要老做白日夢。你沒有錢,沒有家庭背景,什麼都沒有,蓋座農場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你要花錢買地,花錢買純種馬,花錢照顧它們,你別太好高騖遠了。”老師接著說:“你如果肯重寫一個比較不離譜的誌願,我會給你重新打分的。”

男孩回家反複思量了好幾次,然後征詢父親的意見,父親隻是告訴他:“兒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你必須拿定主意。”

再三考慮以後,他決定原稿交回,一個字都不改,他告訴老師:“即使拿大大紅‘F’字,我也不願意放棄夢想。”

後來這位男孩真的完完整整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那位老師還曾經帶著自己的學生來到農場露營,離開之前對這位已經長大的學生說:“初中的時候,我曾經給你潑冷水,這些年來,我也對不少學生說過這樣的話,幸虧你有這種毅力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夢想無論是否可能實現,都是夢想,與理想是有一些區別的,隻要是孩子的夢想,就一定是世界上最具有價值的珍寶,它將帶領孩子充滿憧憬地去麵對學習中的任何一個困難。父母或者老師對孩子的夢想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發展方向,無論如何,都要珍視孩子的夢想。

誘發孩子的求知欲,第一個接口就是讓孩子不斷有夢想,並在夢想的自我熏陶中去做每一件事情。

有夢想,就會有執著的行動。當孩子告訴你他的夢想時,請不要無動於衷,你的漠視也許會冷淡了他蘊藏的熱情;請不要苛刻地要求,你的嚴厲或許會讓他畏縮不前。或許孩子的夢想並不是你給他所選的路,但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也要做到去耐心地傾聽,真情地關注,把孩子的夢想化成自己對孩子未來的期望,盡力幫助他努力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