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來說,在一個適宜的時間與場合,與孩子一起探討一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其效果遠遠勝過一日十次的重複。如今的孩子,從小生活在眾人的關愛之中,不免養成了一種被動的習慣,習慣於等待外來的指令,而真正源於內心的需求與動機則顯得相當缺乏,從而導致主動性與創造性水平低下。另外,父母喋喋不休的期望表達,就親子間的交流而言,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動的角色。結果是,要麼使孩子無條件地盲從,要麼使他對什麼都無所謂,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又有多少人夢想能成真呢?這是無目標或目標不明確所導致的。給孩子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助孩子樹立成功者的心態,孩子的命運就可能從此改變。
成功始於目標,落實在於行動。目標隻是確立行動的方向,行動才是實現目標的橋梁,但行動又離不開與困難作鬥爭。要想獲得成功,請試一下以下的方法:
一、引導孩子多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傳記。最好每月看一本傳記,看這些傳記就相當於與偉人談心,孩子的心靈就會不斷受到教育,不斷強化成功的信念。
二、讓孩子寫下自己的目標和完成目標的期限。把自己的願望統統寫下來,不必考慮是否能實現。完成後便冷靜反思,發現自己的差距。人有無數的夢想,但不可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事情。因此,要找出最重要的目標,然後下決心在期限內完成,這樣才能挖掘孩子的潛力。
三、讓孩子寫一段自我激勵的話,將目標慢慢滲入潛意識。在每日可見的最醒目的地方,一有空就反複默誦,使目標進入心靈深處,這樣就會促使孩子快馬加鞭。
四、幫助孩子找出實現目標的障礙,並製定排除障礙的方案。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異之一就在於前者敢於正視障礙,向障礙挑戰。世界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隻要下決心動腦筋,什麼樣的困難都可以克服。
五、細化行動方案。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什麼事情。如每天下午放學後到電腦室去練習微機操作,每天學會一個英語單詞,每天模仿明星的一個動作。就這樣日積月累,夢想在努力下才能成真。
六、總結經驗和教訓。無論成功和失敗,每次達到目標或者沒達到目標,都要總結一下教訓。在以後的做事中,就會有一定的經驗。
對孩子來說,夢想有著無窮的魅力,對他們的成長也具有強大的牽引和激勵作用。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夢想是孩子自我形象的理想化。對孩子來說,夢想比擁有百萬家財還重要。嗬護孩子的夢想,就等於塑造孩子的未來。”用心地嗬護孩子的夢想,讓孩子在祝福中收獲別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