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那太羅(Donatello,約1386-1466)無疑是15世紀前半期意大利最偉大的雕塑家。他生於佛羅倫薩,其家族雖以經營銀行業著稱,但他卻出身於最清貧的一支,所以終生保持平民氣質。在1404-1407年間,他曾協助吉貝爾蒂製作洗禮堂的青銅門,後又隨布魯奈萊斯奇至羅馬實地觀摩學習古典雕刻,從古典藝術中吸取精華,並潛心學習當代大師的優秀成果,在他長期的創作生涯中,他製作了大量技藝高超的雕刻與浮雕,並首次運用透視法於浮雕的構圖中,在雕刻藝術方麵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多那太羅多才多藝,他非常富有戲劇性地找到了那種能充分反映出早期文藝複興時期新理想的美術表現形式,能根據不同的對象和對象的不同心理狀態及時調整自己的美術風格。多那太羅的雕刻藝術對文藝複興美術的發展影響很大,其後的15世紀佛羅倫薩雕刻家大多數都受了多那太羅的熏陶和啟發。
在創作生涯的早期,多那太羅就已解決了製作人體雕像時如何逼真地表現處於運動狀態的人體問題。對“重心轉移”,即“對應”或“以對立方式保持軀體均衡”的藝術法則的理解和運用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這個問題在古希臘時期就已麵對,古希臘的雕塑家為了避免人體立像的僵硬姿態,將人體重心自一條腿向另一條腿轉移時,整個人體各個部位因此而相應地轉動,發現雕像因而顯得栩栩如生。比較中世紀哥特式雕塑、尼古拉·皮薩諾的雕像、喬凡尼·皮薩諾甚至吉貝爾蒂的雕像,人們可以發現,隻有多那太羅才是意大利真正解決“重心轉移法則”的雕塑家。多那太羅重新發現了古希臘美術的精華並加以繼承和發揚光大。可以這麼說,多那太羅是意大利雕塑藝術的真正開拓者。
多那太羅雕塑藝術的核心包括三個部分:以直接研究人與自然為其基礎的新的寫實手法;以借鑒古希臘、羅馬古典藝術表現形式為其基礎的理想化的藝術處理方法;作者本人強烈的藝術個性。
《聖喬治》是多那太羅為奧爾·聖·米歇爾教堂製作的一件雕像。
他塑造了一位充滿自信心和自傲感的青年英雄的理想化形象。雕像雙腿分開,雙足立得很穩固,通過軀幹的輕微扭動使左肩和左臂向前方折轉。聖喬治是當時佛羅倫薩城軍用器械製造業行會的庇護神,雕塑家在刻畫聖喬治的英雄氣質時,主要表現聖喬治麵對眼前險情仍然鎮定自若、藐視敵人的高傲氣概和必勝的信心。雖然人物姿態稍嫌僵硬,還能看出中世紀的些微痕跡,總體上已經具有多那太羅式的寫實與運動傾向。
《希律王的宴會》是多那太羅1425年為錫耶納洗禮堂的洗禮盆製作的青銅浮雕。在這塊浮雕中,莎樂美站在右方,已把施洗聖約翰被割下的頭顱交給劊子手,但看起來她仍在跳舞。浮雕中所刻畫的眾多人物都從不同的側麵透露著一種恐怖和驚慌。從此作中可以看出,多那太羅不僅擅長於刻畫單個人物的性格,而且還能出色地處理眾多人物的性格和場麵。此外,這塊浮雕除了注意以上敘事性的細節的表現以外,還特別注意對“透視空間”的追求和強調。繪畫的“線性透視”方法的運用,也為此作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