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是16世紀上半葉意大利的偉大藝術家,從他豪邁的氣魄,充沛的精力和幾乎無所不能的創造力上,體現了盛期文藝複興人文主義藝術家的典型特點。盡管大藝術家達·芬奇曾通過對建築藝術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獨一無二的解剖知識,發展了建築製圖的技巧,在建築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他畢竟沒有親自設計過任何建築物;拉斐爾在為數不多的建築作品中,表現了某種接近繪畫視覺效果的傾向。外部注重曲線和直線的對比,內部注意壁畫和灰泥淺浮雕的華美裝飾和建築要素融為一體,從而開了後來的樣式主義建築之先河。
米開朗基羅首先是雕刻家,其次才是畫家和建築師。他追求建築語言要素的飽滿的體積感和形狀的張力,將建築和雕刻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更為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有一種無拘無束的藝術個性和創造性。他的建築作品還體現了一種現代感。
自布拉曼特去世後,16世紀的意大利建築發展成兩種基本傾向:以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羅馬諾及佛羅倫薩的瓦薩裏等人的樣式主義傾向;一種是小盛加諾、聖米凱萊和帕拉第奧等人從古典主義和布拉曼特發展起來的早期學院派傾向。過去人們總是將樣式主義視為矯揉造作的、病態的風格並嗤之以鼻,然而深入地、不抱何偏見地加以研究之後表明,應該承認樣式意義是界於盛期文藝複興與17世紀巴洛克藝術之間的一種過渡性風格。
隨著16世紀建築活動的蓬勃發展,建築理論也更加豐富起來。其代表作家是塞利奧、維尼奧拉和帕拉第奧。塞巴斯蒂亞諾·塞利奧(1475-1554)的建築作品沒有保存下來,但他的理論著作比較豐富。他的建築著作除了對於古代和當代建築進行詳盡的闡述以外,這些著作還附了許多插圖。這些插圖的重要性不但在於使該書成為第一本以圖為主,以文釋圖的建築手冊,而且還在於它保存了布拉曼特、佩魯齊等當時著名建築師的設計圖樣,從而成為新的建築思潮的傳播者,並為後世建築史學者提供了珍貴的原始資料。
16世紀的第二位建築理論家是賈科奠·巴羅齊·達·維尼奧拉(1507-1573),他的建築理論代表作是《五種建築柱式規範》,這是專論古典柱式的著作,而不涉及其他內容,它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法國,被作為標準的教科書之一,被認為是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的先驅之一。豐塔納是16世紀晚期羅馬最傑出的建築工程師,梵蒂岡宮、拉特蘭宮和意大利皇宮等建築大部分是他建造的,然而使他在建築史上獲得巨大聲譽的是由他主持的搬遷方尖碑的工程。
安德烈·帕拉第奧(1508-1580)的建築藝術是純正的維特魯威和布拉曼特的原則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他雖然一度受到米開朗基羅和樣式主義的影響,並研究過朱利奧·羅馬諾的作品,但對他的同代人維尼奧拉的藝術有特殊的偏好。作為16世紀意大利最後一位建築大師,他的藝術對歐洲特別是英國建築的發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帕拉第奧作為建築理論家,與維尼奧拉被認為是17世紀古典主義建築原則的奠基者。《建築四書》是帕拉第奧的主要理論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他著重闡述和發揮了關於比例體係的理論:“優美來自美麗的形狀,來自整體和部分的比例,以及來自部分與部分的比例和它們與整體的比例,因此,建築將像一個單純的、完美的人體……”他追求建築物端莊、樸素而又高貴的氣質,推崇集中式布局,偏愛白色。
§§第七章 盛期文藝複興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