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小兒造血及血液特點
①造血特點;
②血液特點。
二、小兒貧血分類
①貧血的診斷標準;
②貧血分類。
三、小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①病因;。
②臨床表現;
③治療及預防。
四、小兒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
①病因;
②臨床表現;
③診斷;
④治療及預防。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小兒造血及血液特點
1.造血特點
小兒造血分為胚胎期造血和生後造血。胚胎期造血分為:
①中胚葉造血期在胚胎第3周開始出現卵黃囊造血。
②肝脾造血期發生在胚胎2個月~6個月。
③骨髓造血期骨髓造血功能在第6個月後才漸趨穩定。
生後造血又分為:
①骨髓造血:出生後主要由骨髓造血;
②骨髓外造血:出生後,尤其在嬰兒期,當遇到造血需要增加時,肝可恢複胎兒期的造血狀態而出現肝腫大,同時出現脾和淋巴結的腫大,末梢血中可出現有核紅細胞和幼椎中性粒細胞。
2.血液特點
各年齡的血像不同,出生時紅細胞數約5.0×1012~7.0×1012/L,血紅蛋白約150~2209,L,生後隨著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紅細胞生成素減少;胎兒紅細胞壽命短,紅細胞破壞較多(生理性溶血);力Ⅱ之嬰兒生長迅速,血循環量迅速增加等因素,至生後2—3個月時出現“生理性貧血”,紅細胞數降至3.0×1012/L,血紅蛋白降至110∥L左右。
白細胞分類在出生後有兩個交叉,出生時中性粒細胞約占0.65,淋巴細胞約占0.30,生後4.6天兩者比例約相等;之後淋巴細胞約占0.60,中性粒細胞約占0.35,至4。6歲時兩者又相等;7歲後白細胞分類與成人相似。
二、小兒貧血分類
1.貧血的診斷標準
貧血是指末梢血中單位容積內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Hb值的低限:6月~6歲為ll09/L;6—14歲為l209/L。
2.貧血分類
(1)按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數分
①輕度:脅為一90∥L,②中度:.60∥L,③重度:~30∥L,④極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