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競聘演講(二)(2 / 3)

有位叫王傑的競聘者巧借名字盡情發揮我將繼續發揚王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努力工作,並祝大家身體健康,祝王傑競聘成功!”語言含蓄幽默,又容易引起聽眾的好感。

幽默使人生動,詼諧使人親切,但是,幽默詼諧也需把握尺度,也須看演講對象,特別是必須與本人的性格特點、身份特點相吻合。幽默詼諧僅僅是競聘演講的點綴,恰似烹飪中的調味品,少則鮮美,多則苦澀。濫用幽默不僅無益,還會給聽者留下笑柄,貽笑大方。

5.缺點點到為止

競聘演講主要是展示自身優勢,從而贏得人們的信任和支持。競聘者在介紹自己應聘的基本條件時,要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長處,但不是對自身的不足之處,閉口不言。對自身不足之處的介紹,點到即如果缺點毛病介紹得過多過細,無形中就損害了演講者在聽眾心中的形象。任何聽眾也不願意把關係自身利益的權力交給一個缺點十足的競聘者。一位競聘處長的演講者在自述了優勢之後言明:“我也深知還有不適合這份工作的另一麵,但是有在座各位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信心做好工作。”既承認有不足,又含而不露。下麵一位競聘者的演講則更有過人之處:

我,一沒有光榮的黨票,二沒有金燦燦的大學文憑,三沒有豐富的閱曆是一個初涉人世的二十五歲的小夥子。你們有百分之百的理由,懷疑我能擔當起水表廠廠長的重任。然而,工友們,請你們細心地想一想:我們水表廠長期處於癱瘓的邊緣,難道是因為你們的曆屆廠長,沒有黨票,沒有文憑,沒有閱曆嗎?

這是一位年輕人在應聘水表廠廠長的競職演講中說的一段話。演講者首先出人意料地從劣勢講起,非常直率地介紹了自己的“三個沒有”,這就給了聽眾一個坦白誠實的印象。然後,語意一轉,巧妙地用一個反問句,引起了聽眾對工廠淹痕原因的思考。同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能夠把劣勢轉化為優勢,使工廠擺脫困境的“潛台詞”。如此直率而又含蓄的表述,很容易獲得聽眾的信任和支持。

6.語言講究節奏

在新的形勢下,工作流動性加大,參加競聘和擔任評委的人員地域性弱化,加之普通話逐漸普及,因此,一般情況下,演說要使用普通話。35歲以下的競聘者如果不使用普通話,會降低自己在評委心中的形象。

在演說中,要講究節奏,控製和調整好語速、語調。盡可能清晰、準確、淋漓盡致地表達演說內容。要注意根據聽眾的反應,調整具體的語氣和用詞。如果在台上說得太流暢,雖給人很會說話的印象,但會缺乏生動活潑的氣氛,也不利於調動自己的情緒,難以引起共鳴。演講用語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忌語句過長。語句過長,聽起來費力,像是在背誦課文,而不像是在發表演說。

二忌語速過快。語速過快,容易給人急躁、不穩重的印象,也會給評委增加聽覺壓力。演講的速度要適中,可以用新聞節目中的播報速度為參考,易為人接受。初次演講,或心情緊張時,自己不覺得,但說話速度可能已經讓人覺得太快了,這時要注意調整。

三忌語氣詞過多。演講前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慣用的語氣詞,如“嗯”、“哈”、“哪”、“這個”、“那個”,有的人每句話就要帶一個,聽了使人厭煩也表明演講者缺乏自信思路不清,準備不充分,內容空洞。

7.體態自然大方

體態語言無聲勝有聲,在演說中正確把握體態語言的運用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用,具有更強的感染力。體態語言一般指手勢、身體姿勢、麵部表情、眼色、人際空間位置等一係列能夠揭示內在意義的動作。

體態語具有內在素質的功能。研究結果表明,體態語具有交流思想、傳達感情、昭示心理、強調指代、表示社會聯結關係等多種功能具有一定的社會性與規定性。因此,使用體態語對內在素質的揭示具有確定性。

可以考慮在表達重要信息時,運用形象手勢和表情以便於聽眾理解,還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小故事、小幽默。

演講時,眼睛不要四處亂看,可將視線集中在一兩個聽眾身上。每隔一定時間,可以沉穩地掃視一遍全體聽眾。在講到重要內容時,說話速度可稍放慢,語氣加重,同時掃視聽眾,可以吸引聽眾的注意,使他們更好地理解。

手勢自然得體,在演講中常用的有四種手勢:

①仰手式。即掌心向上,拇指張開。手部抬高表示歡欣、讚美、申請、祈求;手部放平是表示誠懇地征求聽眾的意見,取得支持;手部降低表示無可奈何。

②覆手式。即掌心向下,手指狀態同上,這是審慎的提醒手勢,演講者有必要抑製聽眾的情緒,進而達到控製場麵的目的,也可表示否認、反對等。

③切手式。即手掌挺直全部展開,手指並攏,像一把斧子迅速地劈下,表示果斷、堅決、快刀斬亂麻等。

④啄手式。即手指並攏呈簸箕形,指尖向著聽眾。這種手勢具有強烈的針對性、指示性,但也容易形成挑釁性、威脅性,一般是對相識的聽眾或是與演講者有某種關聯時才使用。

8.結尾畫龍點睛

對於競爭性極強的競聘演講來說,結束語是演講者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結尾好,就如樂曲結束時的“強音”,動人心魄;結尾不好,則猶如吃花生米,吃到最後一粒是個壞的,又苦又澀,一股黴氣,使整個演講失去原有的香味。那麼,怎樣結尾才能給聽眾留下更深更好的印象呢?下麵介紹幾種常見的結尾方式,供競聘者參考。

卒章言“誌”表誠心。這是競聘演講常用的一種結尾方法,主要是指演講者表明自己“上任”後的抱負和決心。在競聘村委會主任的演講會上,一位剛從管理學院畢業的小夥子在演講結束時這樣說:“我雖然沒有當幹部的經驗,但我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村的熱情。如果選我當村委會主任,我保證兩年之內實現以上規劃,讓咱村改變麵貌。讓大家人人抱上金飯碗。說到做到,決不放空炮。如不兌現,我甘願下台受罰!不僅我這一百多斤要交給大家,我還要把我家的樓房和幾萬元存折都壓上。”

他“明明白白”表明了自己的信心和決心,使聽眾很快由懷疑、驚奇變為信任和親近,話音剛落,台上台下便掌聲一片。他的真誠深深感動了鄉親們,不少人都投了他的票。

渴望支持表真心。有的演講者還在結尾時直接向聽眾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但這種“號召”大大不同於一般演講的“號召”,它是以競聘成功為直接目的的,說白了,也就是號召聽眾投自己的票。例如,在某企業競聘副經理演講時,一位演講者在演講結束時直截了當地向聽眾說:“同誌們,朋友們,請大家助我一筆之力投我一票吧,因為選我就等幹選了你自己!”

他的這一號召很管用,言語不多,卻親切感人,如同一根魔棒觸動了聽眾的心靈,使大家的心和他緊緊拴在了一起,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實心實意表謝心。當競聘演講結束時,一般都要禮貌地說聲“謝謝但“謝”字也有會說不會說之分,會說的,不僅可以表示自己禮貌待人的文明素質,還可成為溝通人們心靈的虹橋。

請看下列三段結尾: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最後,讓我再次感謝領導給我這個難得的競聘機會,感謝各位評委和在座的所有聽眾對我的支持和鼓勵。”

“今天天氣這麼冷大家還都來捧場,這使我非常感動。無論我競聘是否成功,我都要向各位領導、評委和在座的朋友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以上是三名演講者在同一次競聘演講會上的結束語,雖都是言“謝”,但第一個人的有“客套話”之嫌,掌聲一般。第二個人的“再次感謝”比第一個人的要顯得真誠,因此獲得的掌聲較熱烈。反響最強烈、給聽眾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三個人的結尾,他字字含真情,句句發肺腑。所以在他下場之後,人們還在為他鼓掌。由此看來,“謝”字裏麵也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