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降敵,副總兵被殺,平遼軍大敗,撫順失守等等加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入朝廷,朝廷震蕩,皇帝暴怒。而撫順的失陷,不但讓鼎軍有城為基,同時撫順一帶近十萬軍民盡入上皇之手,這些人很快就會為上皇所用,鼎軍實力將暴增。
怎麼辦?景泰帝親自主持朝會,讓群臣給出主意。有的大臣說不必害怕,隻是陷了一城,遼東還有近二十萬軍力,可以一戰,隻要選用能將,就可破敵。不過,當景泰帝問及任誰為平遼總兵官時,眾皆無言以對。這也難怪,悍將石亨敗了,智將楊洪降了,真不知朝廷還有哪個將可點。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朝廷現在到了無將可用的境地?!景泰帝痛苦地搖搖頭,他繼位才一年,朝中文武兩線官員多是前任留下來的班底,就算是有將可派,也不能保證派出的大將不會像楊洪那樣臨陣投降。
朝會陷入了一片沉默中,景泰帝這時深切地體會到當皇帝的難處,說到底,皇帝就是孤家寡人,那些大臣心裏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對他們來說,就算是換個皇帝,他們也照樣能當大臣,所以在這種時候,他們大多選擇謹言慎行明哲保身。
“陛下,遼東急報。”一個司禮太監跑進朝堂,低聲道。
“念。”景泰帝很不耐煩了,這一個多月來,隻要聽到遼東急報他就頭痛,因為一準沒好事。
司禮太監照本宣科地讀,而景泰帝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這份急報不是遼東都司傳來的軍情,而是上皇的諭令,像傳單一樣四散發布的那種,遼東都司的官員們收到了這一份,就忙給朝廷送來。這份諭令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說父有天下當傳之於子,直指景泰帝為偽帝,最後明確指出:為了天下蒼生,偽帝遜位於太子,上皇就休兵止爭。
聽了這份諭令,下麵的廷臣們卻沒人吱聲,他們不出麵給皇帝打抱不平,其實是暗許了這份諭令,並且默認當朝皇帝為偽帝。其實對廷臣而言,這何嚐不是一個最好的解決辦法,反正太子是上皇的兒子,平來是要當皇帝的,隻要景泰帝還位於太子,退為攝政,就可免了一場兵災,何樂而不為?
“各位愛卿,以後如何?”景泰帝環顧四周,卻沒一個人吱聲,這下,他更是暴怒不已:“當時見推,實出卿等,今為何皆不言?”
“天位已定,寧複有它!臣願親赴遼東,平複賊亂。”兵部尚書於謙出列。
+++000+++
“可惜了,沒有辣椒。”楚天易抽了下鼻子,感冒了鼻涕總要長流。想吃點辣椒發一發汗,才想起這種好東西現在還在美洲大陸上土生土長。
“來,把這碗薑湯喝了。”林默兒捏住楚天易的鼻子,照著嘴就灌。
“傷口沒發炎,過幾日就可痊愈。”王母查看了下傷口,喜道。
“陛下福大命大,死不了的,不過這幾日來勞王姨費心了。”林默兒笑道。
“嗬嗬,朕就是不死的小強,越打越頑強。”不難不死,還成了一城之主,領近十萬民眾,楚天易一高興就開始口不擇言。王母笑笑,退出去不再當燈泡了。
“哈叔來報說要出兵掃平附近餘賊,見你一直昏迷不醒,就擅自出兵了。”林默兒開始兼職當起了秘書。
“好事啊,趁現在冬天沒到,能打幾場算幾場,冬天一到,隻能蟄伏於城中了。”
“聽說朝廷又加派大軍入遼,看來是不會甘心失敗的。”
“沒關係,他們想打,朕奉陪到底,光腳的難道還怕穿鞋的?”
“撫順北有鐵嶺開原等重鎮,南有沈陽遼陽,東有建州女真,西有蒙古喀爾喀部,實是四麵受敵,很難守啊。”林默兒皺眉道。
“既然難守,咱們就以攻為守,明年開春之後,先拿沈陽開刀。”
“人家不圍攻你就要謝天謝地了,你還想拿人家開刀?”
“你知道我們的優勢是什麼嗎?就是機動。朝廷軍連連吃鱉,在準備充分之前不敢貿然進兵,而且派來的人馬多,糧草錙重也多,推進的速度自然變慢,我們完全可以在他們形成合圍之勢前包抄他們的老窩。當然,要想事半功倍,就要有內應才行,這事還得靠你主持。”
“這個你大可放心,我已經派人分散潛入遼東各大軍鎮,隻要大軍開到,他們就會裏應外合。”
“讓你的人多加小心,千萬別暴露了身份。”楚天易提醒道,畢竟朝廷也不是吃素的。
“放心吧,他們化裝成三流九教之人,且以蟄伏為主,輕易不與人聯係,不會暴露了身份。”
“哎,要是沒有你們鼎力相助,朕真不知如何是好。”
“不要謝我,功成之後,你給我的手下都封上大官,別搞兔死狗烹就好。”林默兒扁著嘴道,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這是曆史的老戲碼了。
楚天易笑笑,他當然不會搞什麼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就算以後部下真有異心,大不了流放海外,反正世界這麼大沒有什麼是包容不下的,沒必要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