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被押到了元軍主帥張弘範的大營前,押解文天祥的將官囑咐他說:“見到張主帥,必須下跪。”文天祥驕傲地說:“當年我會見伯顏、阿術都不曾下跪,今天我也絕不會下跪的!”
元軍將官非常吃驚,大聲喝問道:“哪裏有不跪的道理?”
文天祥覺得不屑同他講道理,便爽快而幹脆答道:“寧死也不跪!”
元軍將官無計可施,隻得去請示他們的元帥張弘範,並一再要求把文天祥殺了。張弘範曾在臨安皋亭山大營中見過文天祥,並領教過他那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他知道自己無法使文天祥屈服,而自己又無權宰殺這位宋朝的宰相、樞密使,隻得對手下說:“殺了他,反倒成全了他的忠義之名,不如以禮相待,以顯示我的寬宏大量。”
因此,張弘範讓人將文天祥帶到大帳中,並親自為他解下繩索,然後裝出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說:
“文丞相請坐,請坐,咱們來談點正事。”
文天祥堅定地說:“要殺則殺,我跟你可沒有什麼話可說的。”張弘範並不氣惱,隻是一個勁兒地盡挑好話來說:“不,不,文丞相,你誤會了,我並不想殺你……”
“那你就是想圖得一個愛賢惜才的虛名吧!告訴你,辦不到!”文天祥不等張弘範說完,就一語道破了他的心機,並且嚴厲地說:“你不殺我,我就自殺,給我一把劍!”
“想死,哼!沒那麼容易!”張弘範急不擇語地說,顯然他有些不耐煩了。
“張弘範,你也是一個漢人,如今卻幫助元軍攻打大宋,如此叛臣逆賊,將來你有何麵目去見你的列祖列宗!”文天祥滿腔怒火驟然爆發了出來,大罵這個蒙古漢軍都元帥。
張弘範氣憤已極,但又不好發火,隻好先將文天祥關押起來,並從俘虜中找來文天祥以前的隨從,繼續服待他。張弘範想:別看現在文天祥強硬,應該慢慢會軟下來,過些日子攻打隋山,還得要讓文天祥出麵勸降張世傑呢!於是張弘範對文天祥嚴加防範,將他關押在一艘四周都布滿了元軍的海船裏,而不敢把他囚在潮陽。張弘範一手作進攻隋山之準備,一手厚待文天祥,以圖到時候讓文天祥出麵去勸降張世傑。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初六,張弘範指揮水軍從潮陽進發,取道海上,準備攻打隋山。關押著文天祥的海船一同前往。
十二日,海船經過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文天祥聽到這個地名,眼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想起了祖國山河的支離破碎,自己的孤單無奈,思潮澎湃,百感交集,他再也抑製不住自己的感情,於是提筆揮灑,寫下了下麵的這首著名的七律《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飄搖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寫完這首詩,他麵對大海,一麵反複吟誦,慨歎大宋河山的淪亡以及自己的孤單身世;一麵想快到隋山了,元人還將會耍出各種新的花招,但自己抱定一個信念,寧死也不屈服,決不變節投降。
第二天,張弘範率軍到了隋山,他知道張世傑領導的南宋水軍實力較為強大。雙方交戰,元軍取勝不是很有把握,因而就想不戰而得隋山。於是張弘範大力推行勸降張世傑的活動。得知軍中有一位軍官是張世傑的外甥後,就派他連續三次去張世傑大營那兒勸降,可是張世傑也和文天祥一樣是南宋的忠臣,他怎麼又會降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