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真誠姿態的核心就是一個“情”字——濃濃的親情,眷眷鄉情和觸目的世情。尤其是細膩地款款敘說了父母的養育之情,恭敬地、虔誠地描摹了父母的再造之恩,從而以工筆蘸血,刻畫出了父親、母親的大愛大德凝重形象。文選中,《我的父親》、《懷念母親》、《煙塘》道出了作者的真誠情感。一個家道中落的大戶人家,嚴父慈母,以病弱之軀,於艱難竭蹶之中養育著七個兒女,一個個都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學業,成為國家有用之材,這是何等的功績和功德!這種養育之情,再造之恩,大如天地,天有多大,情有多大!地有多大,恩有多大!
散文是心靈的敘寫。而心靈是有品級的,譬如敬畏之心就是心靈的最高境界。從作者對親情的眷戀,可以觸摸到上一輩人對艱難生活、對坎坷的人生、對無可奈何的世事,都懷著宗教般的虔誠和從容,任憑風吹雨打都不動搖。這種對待生活、人世、人生的敬畏之心,是對傳統文化、傳統道德的堅守,感染並熏陶著後世。他們把這份精柛遺產繼承下來,以對父母的敬畏直麵人生,開拓生活前進的道路。這就從思維、品質的層麵,提升了作品的品味。這種精神文化的傳承,這種對待生活的淡定,在《大哥》一文中作了淋漓盡致的抒寫。
心靈需要慈悲之心,心靈需要寬容之心,心靈需要感恩之心。隻要讀一讀《魏清散文選》的親情世情、域外風情和雜感性隨筆,你都能從不同的視角感悟到這種種心靈的境界。有了境界,散文便有了品格。如同心靈的品級決定人格,決定人的一生。
早些年,因國企改革“一刀切”,人員分流,魏清56歲時提前退下來,本該安分守己、超然世外地安享退休時光。但他偏不甘寂寞,卻要鼓起眼睛看世道,捫著良知論人心,於是有了一組心語漫筆和雜談隨感,用筆代言,想說就說,說長論短,堅守一個“理”字。這大概就是知識分子的涉世良知和不吐不快的執著吧。世道清明,言者不罪,幸哉!
《魏清散文選》共28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曾先後在國內書刊和幾家文學網上發表過,受到文友和網友的充分肯定,可以說是接受了廣大讀者的檢驗。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廣泛聽取了多方麵的意見,反複斟酌,幾經修改,才決定結集出版。其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和拳拳不棄的精神,令人感佩。
寫作於魏先生來說,既是心靈的表露、心靈的呼喚,也是真誠的對話。看來魏先生的文章還得做下去。出世為人,入世做事,但願魏先生今後多在“提煉”上發力,期待寫出更多的佳作來,為自己,也為別人。
是為序。
辛卯冬日
(冰靜,湘潭教育學院文學教授,湘潭文藝評論、文學研究會副主席,湖南作家協會及中國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