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血液的組成與特性

①血液的組成;②血液的理化特性。

二、血細胞及其功能

①紅細胞生理;②白細胞生理;③血小板生理。

三、血液凝固和抗凝①凝血過程;②抗凝。

四、血型

①紅細胞凝集;②480血型係統;③汕血型係統。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血液的組成與特性

1.血液的組成

人類的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含水、蛋白質和低分子物質。其中,電解質含量與組織液基本相同。血漿蛋白是血漿中多種蛋白質的總稱。血細胞可分為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類,其中紅細胞的數量最多。

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稱為血細胞比容。我國成年男性為40%~50%,女性為37%~48%,新生兒約為55。

2.血液的理化特性

①血液的比重:血液的密度為1.050~1.060,血漿的密度為1.025-1.030。血液中紅細胞數量越多、血漿蛋白濃度越高,血液的比重越大。②血液的黏度:血液的相對黏度為4~5,血漿為1.6-2.4。全血的黏度主要取決於它所含的紅細胞數,血漿的黏度主要決定於血漿蛋白質的含量。③血漿滲透壓:血漿滲透壓由兩部分溶質構成:晶體滲透壓、膠體滲透壓。正常血漿滲透壓約為300,相當於770。其中膠體滲透壓僅占3.3,晶體滲透壓對於保持細胞內外的水平衡極為重要;血漿膠體滲透壓雖小,但對維持血管內外的水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④血漿的值:正常人血漿的值為7.35~7.45。血漿值主要決定於血漿中主要的緩衝對,即徹的比值,通常血漿值的波動範圍極小。

二、血細胞及其功能

1.紅細胞生理

(1)紅細胞的數量、形態和功能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我國成年男性的紅細胞數量。正常紅細胞呈雙凹圓碟形,平均直徑約8,中央較薄周邊稍厚,這種形狀不僅使紅細胞具有較大的表麵積,還有利於紅細胞的可塑性變形。

(2)紅細胞的功能

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02和002,此外,紅細胞內有多種緩衝對,能緩衝機體產生的酸堿物質。紅細胞的運輸功能是由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實現的,一旦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逸出,即喪失運輸氣體的功能。

1.白細胞生理

(1)白細胞的數量及分類

正常成年人白細胞總數是,每日不同的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下,白細胞在血液中的數目是有較大範圍變化的。當每微升超過10000個白細胞時,稱為白細胞增多,而每微升小於4000個白細胞時,稱為白細胞減小。

白細胞可分為三大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正常成年人白細胞分類計數為:粒細胞:中性粒細胞50~70%,嗜酸粒細胞:嗜堿粒細胞0~7%;單核細胞0~1%;淋巴細胞2%~8%。

(2)白細胞的功能

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吞噬、消化及免疫反應,實現對機體的保護防禦功能,抵抗外來微生物對機體的損害。白細胞具有滲出性、變形運動及吞噬作用等生理特性,這是它們執行防禦功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