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肺通氣

①肺通氣原理;②基本肺容積和肺容量;③肺通氣量。

二、呼吸氣體的交換氣體在肺的交換。

三、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①02的運輸;②CO2的運輸。

四、呼吸運動的調節

①呼吸的反射性調節;②化學因素對呼吸的調節。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肺通氣

1.肺通氣原理

肺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稱為肺通氣。氣體進壯肺取決於兩方麵因素的相互作用:一是推動氣體流動的動力;一是阻止其流動的阻力。前者必須克服後者,方能實現肺通氣。

(1)肺通氣的動力

呼吸肌的舒縮是肺通氣的原動力,它引起胸廓的張縮,由於胸膜腔和肺的結構功能特征,肺便隨胸廓的張縮而張縮,肺容積的這種變化又造成肺內壓和大氣壓之間的壓力差,此壓力差直接推動氣體進出肺。

(2)肺通氣的阻力

肺通氣的動力需克服肺通氣的阻力方能實現肺通氣。阻力增高是臨床上肺通氣障礙最常見的原因。肺通氣的阻力有兩種:彈性阻力(肺和胸廓的彈性阻力),是平靜呼吸時的主要阻力,約占總阻力的70%;非彈性阻力,包括氣道阻力,慣性阻力和組織的粘滯阻力,約占總阻力的30%,其中又以氣道阻力為主。

2.基本肺容積和肺容量

(1)基本肺容積

①潮氣量: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量為潮氣量。平靜呼吸時,潮氣量為400~600,一般以500計算。

②補呼氣量或呼氣貯備量:平靜呼氣末,再盡力呼氣所能吸入的氣量為補吸氣量,正常成人為900-1200。

③補吸氣量或吸氣貯備量:平靜吸氣末,再盡力吸氣所能吸人的氣量為補吸氣量,正常成人為1500~200。

④餘氣量或殘氣量:最大呼氣末尚存留於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氣量為餘氣量,正常成人為1000,15004。支氣管哮喘和肺氣腫患者,餘氣量增加。

(2)肺容量

是基本肺容積中兩項或兩項以上的聯合氣量。

①深吸氣量:從平靜呼氣末作最大吸氣時所能吸人的氣體為深吸氣量,它是潮氣量和補吸氣量之和。

②功能餘氣量:平靜呼氣末尚存留於肺內的氣量為功能餘氣量,是餘氣量和補呼氣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約為2500。

③肺活量和時間肺活量:最大吸氣後,從肺內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稱做肺活量,是潮氣量,補吸氣量和補呼氣量之和。時間肺活量為單位時間內呼出的氣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