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基本概念
二、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①8細胞缺陷病;②I細胞缺陷病;③聯合免疫缺陷病;④吞噬細胞缺陷;⑤補體缺陷病。
三、繼發性免疫缺陷病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基本概念
免疫缺陷病是各類免疫活性細胞數目減少或功能缺陷而引起的疾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免疫缺陷兩類。一般臨床特征有:
①易患感染;②易發生惡性腫瘤;③易伴發自身免疫病;④多係統受累且症狀多樣;⑤為基因缺陷所致;⑥50%以上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從嬰幼兒開始發病。
二、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原發性免疫缺陷又可為B細胞缺陷,I細胞缺陷、聯合免疫缺陷、吞噬細胞功能缺陷、補體觫陷。
三、繼發性免疫缺陷病
許多後天的因素可以影響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導致繼發性免疫缺陷病,這些因素是:感染、營養不良、腫瘤、使用免疫抑製劑、化療、放療、手術、創傷、燒傷和脾切除等。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八山)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隻僅)引起的一種最嚴重的繼發性免疫缺陷病。
主要感染和攻擊表達分子的X淋巴細胞,結果使細胞免疫功能發生嚴重的障礙。也感染和攻擊表達分子的單核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神經角質細胞。患者的主要發生下述繼發的疾病:
機會感染:如白念珠菌、卡氏肺囊蟲、巨細胞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新生隱球菌、鳥型結核杆菌和鼠弓形蟲等的感染,此為10%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腫瘤免疫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基本概念
二、機體抗腫瘤的免疫效應機製
①體液免疫機製;②細胞免疫機製。
三、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機製
①腫瘤細胞的抗原缺失和調變;②腫瘤細胞的漏逸;③財類分子的低表達或缺失;④協同刺激信號的缺乏;⑤抑製因子的產生。
四、腫瘤的免疫治療
①非特異免疫治療;②主動免疫治療;③被動免疫治療。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基本概念
腫瘤免疫學是研究腫瘤的抗原性、機體抗腫瘤的免疫學機製、腫瘤的免疫學診斷和防治的科學。腫瘤抗原是指細胞在惡變過程中出現的新抗原物質的總稱,可分為兩類:①腫瘤特異性抗原;②腫瘤相關抗原。
二、機體抗腫瘤的免疫效應機製
機體抗腫瘤免疫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以細胞免疫為主,二者協同作用。
1.體液免疫機啤
腫瘤細胞雖可刺激機體的體液免疫應答,抗體對腫瘤細胞也表現效應,但總體來說,抗體並不是機體抗腫瘤的重要因素。
2.細胞免疫機製
(1)淋巴細胞
在控製具有免疫原性腫瘤細胞生長的方麵,細胞介導的特異性免疫應答起重要作用。
(2)是抗腫瘤免疫最重要的腫瘤殺傷細胞,其殺傷機製有二:一是通過其抗原受體識別腫瘤細胞上的特異抗原,並在幾細胞的輔助下活化後直接殺傷腫瘤細胞;二是分泌淋巴毒素等細胞因子間接殺傷腫瘤細胞。
(3)細胞
XX細胞不需預先致敏就能殺傷腫瘤細胞,其作用不受限製,也無腫瘤細胞特異性。XX細胞是一類在腫瘤發生早期起作用的效應細胞,是機體抗腫瘤的第一道防線。
(4)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在抗腫瘤免疫中既是抗原呈遞細胞,也是殺傷腫瘤的效應細胞。
三、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機製
1.腫瘤細胞的抗原缺失和調變
腫瘤細胞的抗原缺失是指腫瘤細胞不表達可誘發機體抗腫瘤免疫反應的抗原性物質的現象;腫瘤細胞的抗原調變是指,在受到免疫攻擊後,腫瘤細胞表達的抗原減少或改變性質以避免被免疫細胞殺傷的現象。
2.腫瘤細胞的漏逸
腫瘤細胞的漏逸是指腫瘤細胞的迅速生長,使機體的免疫係統不能有效地及時清除大量生長的腫瘤細胞的現象。
四、肺瘤的免疫治療
1.非特異性免疫治療
腫瘤的非特異性免疫治療是指采用非特異性增強免疫功能的製劑,增強機體抗腫瘤的療法。如應用卡介苗、短小棒狀杆菌、酵母多糖、香菇多糖等。
2.主動免疫治療
腫瘤的主動免疫治療是指給機體輸人各種具有抗原性的瘤苗(包括細胞類和蛋白類),刺激機體免疫係統產生抗腫瘤免疫應答的療法。此種方法對於手術後清除微小的轉移瘤灶和隱匿瘤、預防腫瘤轉移和複發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