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傳奇的探險家(2 / 2)

阿蒙森從南極回來後,立刻受到了人們熱烈的歡迎,獲得了探險英雄的榮譽。不過鮮花和掌聲並沒有使他陶醉,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又投入到了下一個探險任務——空中交通工具對北極進行考察。1926年5月,阿蒙森和美國人埃爾思沃思、意大利人諾彼勒,乘坐一艘飛艇從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起飛,經過北極極點到達美國的阿拉斯加,全程共4000千米,創下了人類首次穿越北極飛行的紀錄。

不幸的是,在這次長達數年的考察任務期間,發生了一次嚴重事故。諾彼勒及其他6位考察員在赴北極考察時飛艇失事,下落不明。阿蒙森得知這一消息後,焦慮萬分。他馬上乘坐飛機前往救援。可是阿蒙森也沒能戰勝變幻莫測的惡劣氣候,隻發出了一封電報,便犧牲在了北極的冰天雪地之中。

繼阿蒙森之後,先後又有7批探險隊利用陸上交通到達南極。其中斯科特隊到達時間僅比阿蒙森隊晚一個多月。這並非斯科特決策失誤,而是變幻無常的寒冷天氣作祟的結果。1911~1912年的冬天,長達幾周最低溫度為-37℃的天氣,要比往常的天氣寒冷得多,正是這嚴寒的天氣打亂了斯科特經過周密研究的探險計劃。而阿蒙森對惡劣天氣的準備工作顯然要更充分一些,因而得以成為登上南極大陸的第一人。不過,不管是阿蒙森還是斯科特,都是名副其實的征服南極的英雄。

為了紀念這兩位英雄,1958年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並永久性地為研究人員提供幫助。

被阿蒙森和斯科特征服的南極,由圍繞南極的大陸、陸緣冰和島嶼組成,這是一片神秘的領域。它的大陸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洲。最高點瑪麗·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140米。整個南極大陸幾乎全部被冰雪所覆蓋,氣候酷寒幹燥,常年刮著大風。全洲年平均氣溫為-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6℃左右,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8℃,讓南極大陸成為世界上最冷的陸地。而阿蒙森等探險家卻以無比堅毅的勇氣戰勝了極端地溫,成功登上了極點,為我們今天能夠認識神秘的南極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一代又一代探險家和科考隊的努力下,現在我們已經基本了解了南極洲的情況。南極洲平均風速17.8米/秒,沿岸地麵風速常達45米/秒,最大風速可達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風力最強和最多風的地區。同時,南極洲降水量極少,絕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空氣非常幹燥,有“白色荒漠”之稱。盡管如此,南極洲卻也是一片富饒的大陸,它蘊藏的礦物超過200種,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等,也不乏鉑、鈾、金、銀、金剛石等稀有礦物,這些礦藏主要分布在東南極洲、南極半島和沿海島嶼地區。

南極洲因為氣候嚴寒,植物難以生長,僅有一些苔蘚、地衣等生存能力較強的植物。動物則以企鵝、海豹、海獅和海豚等為主。南極大陸周圍的海洋有成群的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鯨區。此外,南極附近的海洋中還有極多營養豐富的小磷蝦,可充分滿足人類對水產品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南極洲還是一個巨大的天然“冷庫”,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儲藏地。隨著我們對南極認識的逐步加深,那些沉睡在冰雪之下的巨大寶藏終將會為我們服務,隻要我們能合理地開發、利用,南極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資源供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