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緒論
考試要點
一、胎兒期
二、新生兒期
三、嬰兒期
四、幼兒期
五、學齡前期
六、學齡期
七、青春期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胎兒期
從卵和精子結合到出生統稱為胎兒期,此期內胎兒完全依靠母體生存,當孕母受不利因素(如理化創傷、缺乏營養、感染、藥物等)侵襲時,會引起死胎、流產、早產或先天畸形等不良後果。
二、新生兒期
自出生後臍帶結紮時起至生後足28天,稱新生兒期,易發生體溫不升、體重下降及各種疾病如產傷、窒息、溶血、感染、先天畸形等。
三、嬰兒期
出生後到滿一周歲之前為嬰兒期,易引起營養缺乏,易患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計劃地接受預防接種。
四、幼兒期
l周歲後到滿3周歲之前為幼兒期,此期生長發育較慢,智能發育較前突出,應注意防止發生意外創傷和中毒,防病仍為保健重點。
五、學齡前期
3周歲後(第4年)到入小學前(6~7歲)為學齡前期,此期內智能發育更趨完善,求知欲強,好問、喜模仿、知識麵迅速擴大。但因接觸麵廣,仍可發生傳染病,易患急性腎炎、風濕病等。
六、學齡期
從人小學起(6~7歲)到青春期(女12歲,男13歲)開始之前稱學齡期,此期除生殖係統外其它器官的發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腦的形態發育已基本與成人相同,但要注意預防近視眼和齲齒,矯治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勢。
七、青春期
女孩從11~l2歲開始到l7~18歲,男孩從l3~l4歲開始到l8~20歲,稱青春期。此期內生殖係統迅速發育,另外由於神經內分泌對內髒器官的調節不穩定,有時可出現甲狀腺腫、高血壓等,必要時可予以治療。
第二單元 生長發育
考試要點
①生長發育的規律;②體格生長。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生長發育的規律
1.生長發育規律
①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②各係統器官的發育不平衡。
③一般生長發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規律。
④生長發育存在個體差異。
2.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的因素
有各種內外因素,如遺傳、性別、內分泌、孕母狀況、營養、生活環境和疾病。
二、體格生長
1.體格生長常用測量指標
指標有體重、身長、坐高、頭圍、胸圍、腹圍、上臂圍等。
2.骨骼發育
①頭顱骨發育:可根據頭圍大小、骨縫閉合及前、後囟關閉遲早來衡量顱骨的發育。②脊柱的發育。③骨化中心的發育:通過X線檢查身體各部的骨化中心出現時間、數目多少和接合時間,可判斷骨骼發育的年齡。
3.牙齒發育
牙齒可分為乳牙及恒牙兩類。乳牙多於
生後6個月~8個月開始萌出,最早4個月,如12個月尚未出牙者可視為異常,2歲~2.5歲時出齊,共20個。恒牙的骨化則從新生兒時開始,6歲左右萌出第一磨牙,7~8歲開始按乳牙萌出的順序先後逐個脫落代之以恒牙。約14歲時全部換齊,共28個。l8歲以後第三磨牙出現(有終生不出者),出齊後則為32個牙齒。
4.運動發育
遵循一定規律:①頭尾規律;②由近到遠;③由不協調到協調,由泛比到集中;④由粗動作到精細動作;⑤先有正麵動作後會反麵動作。
5.語言發育
新生兒已會哭鬧,2月發喉音,3~4個月咿呀發音並能笑出聲,5個月~6個月會發單音,開始認識母親及生熟人等。7個月~8個月能無意識發出雙重音,“爸爸”、“媽媽”,並開始認識物體。9個月能聽懂再見,會與成人合作遊戲,l0-11個月能摹仿成人的動作如:再見等,l歲~l.5歲能說出物品及自己的名字,認識身體的部位;2歲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對人、事有喜樂之分;3歲以後詞彙增多,說話也逐漸流利。
第三單元 兒童保健
考試要點
一、各年齡時期的保健原則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各年齡時期的保健原則
1.胎兒及圍生期保健
①父母婚前進行體檢及遺傳學谘詢,近親不能結婚;②胎兒期保健應以孕母保健為重點,保證充足的營養,合理安排生活工作,積極防治各種孕期疾病,妥善處理母親慢性病,慎重用藥等;③圍生期的保健重點在於通過遺傳谘詢、產前診斷、新生兒期先天性遺傳、內分泌、代謝病篩查等手段,降低異常產、早產及宮內生長遲滯,新生兒窒息和感染等的發生率。
2.新生兒保健
此期發病率及死亡率極高,尤以第1周為高,故保健重點應放在第一周,並應加強出產院後的新生兒保健,建立新生兒家庭訪視製度。
3.嬰幼兒保健
嬰幼兒常易患營養消化紊亂、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和小兒傳染病。故保健重點:①提倡母乳喂養;②定期作健康檢查和體格測量;③合理安排小兒生活和培養良好生活習慣;④完成基礎計劃免疫。
4.學齡前期重點保健
保健重點為:①繼續生長發育監測;②重視早期教育;③加強體格鍛煉;④加強傳染病防治。
5.學齡期及青春期保健
保健重點為:①保證營養,加強鍛煉;②培養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③加強品德教育;④對中學生進行正麵的青春期心理和生理衛生教育。
第四單元 營養和營養障礙疾病
考試要點
一、營養基礎
①能量;
②蛋白質;
③碳水化合物;
④維生素與礦物質
⑤水。
二、嬰兒喂養
①母乳喂養;
②人工喂養;
③輔助食品的添加。
三、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
①病因;
②臨床表現;
③並發症;
④治療。
四、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①病因;
②臨床表現;
③診斷和鑒別診斷;
④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