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童年

江西一考生

我總在追問,現代社會的人,為何絕大多數都變得世俗、務實了呢?偶爾遇到一個實實在在、淳淳樸樸的,倒說人家古板、迂腐,甚至愚蠢呢?在社會大環境的作用下,還有幾人能夠保持童真般的本色呢?

我還沒有踏入社會,早就有親戚給我灌輸,做人要如何如何靈活、乖巧,要如何如何應變、圓滑,要能夠去周旋、轉化,將來才會有出息,否則,隻是死讀書、讀死書,即使成績再好,也最多不過當個技術員、工程師、窮教授什麼的。而如果你成績中流,但能夠隨機應變、八麵玲瓏、左右逢源,那就有希望進入官場,進入政界,將來我們都將沾上你的光。

為什麼是這樣的呢?中國社會為什麼依然是官本位的社會呢?似乎人隻有混得一官半職,才算是成功人士。而其他領域的人,就算你再傑出、再高明、再有才能,都似乎隻能是末流、低檔次的人呢?在中國,唯有當了大官做了高官,有權了也自然就有錢了,才能光宗耀祖、光耀門庭。這大概就是人變得世俗、務實的最根本原因吧。

追名逐利,人就會喪失本性。當今社會似乎是,唯權是尊,唯錢是看。大到世界、國家,小到集體、個人,一切都以錢權為中心,有好處就上,沒好處就讓。社會風氣一日沉淪一日。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當然希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是另一番景象,是別樣一種風光,可是,現實的確有點殘酷,有點令人失望。

然而,人類前行的曆史,盡管充滿了曲折,充滿了磨難,但總體趨勢是向前的。盡管社會上有那麼多的腐朽、腐敗,但隻要有依然保持童真般本色的人在,哪怕這種人是少數,也是一種動力、一種源泉、一種希望所在。

回望人類的源頭,母係社會、父係社會,人類共同的居住、共同的勞作,共同獲得食物,那是多麼的和諧、愉快。我當然不是主張回到遠古,但遠古人的社會是不是也總能讓我們現代的人們感慨呢。尋找人類的童年,是多麼地讓我們激動。

社會是由人構成的,而人如果喪失了本性,喪失了童真,人間將會變成地獄。找回而且隻有找回公正、公平、厚道、淳樸、無私、磊落般的人性童真,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各種各樣的醜陋現象,才會逐步地減少,逐漸地消失,我們的社會才有希望,人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間。

【閱卷感受】

這是一篇帶有散文化的議論文。作者采用了反問式的構思,來結構全篇。由自己困惑而追問開篇,寫現象,論事實,而以找到根源,找到答案收尾,自問自答,首尾圓合。文章觀點鮮明:人不能喪失本性,要永葆童真;社會更不能喪失本真,要公平、厚道;找回這些才是希望之所在。

【可提升點】

文章略顯薄弱的是,闡述顯得有些大而空泛,缺乏說服力。

【佳作解析2】

找回童年

江西一考生

轟隆隆,轟隆隆……天空中烏雲密布,電閃雷鳴,隨著一陣陣悶雷響過,頓時,大雨傾盆而下,似乎天塌地陷……

接到母親的電話,我冒著大雨就往醫院趕去,盡管我火速飛奔,但還是未能見上父親的最後一麵。車禍無情地奪去了父親的生命。

父親慘遭意外,使得母親的天空坍塌了,弟妹的天空坍塌了,我的天空坍塌了,我們全家人的天空坍塌了……我們全家人處在萬分的悲痛中。黑發人送白發人,爺爺、奶奶更是悲痛欲絕,最後病倒在床。

死者已矣,生者猶存。再悲痛再憂傷,日子還得過下去。我是家中的老大,除了輟學回家,挑起家庭的重擔,我別無選擇。

鄰裏好心人,看到我們家的情景,給母親介紹對象來了。父親屍骨未寒,母親當然毫不猶豫地就一口回絕。王大伯早年喪偶,父親在世時,就對我們家很好,時不時多有照顧。我們家遭遇這種不幸後,他更是常來幫助我們。要強的母親,寧願犧牲我的學業,也沒有答應媒人。母親經常含著熱淚對我說,“兒啊,算媽無能,為了你弟弟、妹妹不再像你一樣無奈退學,為了你爺爺、奶奶,媽實在沒有辦法,隻好忍心讓你退學,為的是他們能夠……別怪媽狠心……”“我知道,媽……”往往此時,我們母子便抱頭痛哭。

地裏的活,田裏的活,家裏家外的活,我和母親必須全擔。寒來暑往,冬去春來,由於大強度的勞動,過度的疲勞,加上長期的營養不良和內心悲傷,母親也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