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07(2 / 2)

成功人士從來都懂得要守時。德國哲學家康德計劃去拜訪老朋友威廉·彼特斯,他在動身前曾寫信給彼特斯,說自己將於3月2日上午11點鍾之前到達。

康德第二天早上租了一輛馬車前往彼特斯的家。老朋友的家住在離小鎮12英裏遠的一個農場裏,小鎮和農場中間隔了一條河。當馬車來到河邊時,細心的車夫告訴他說,橋壞了,不能過河。

康德下了馬車,看了看橋,中間的確已經斷裂了。河麵雖然不寬,但水很深,而且結了冰。“附近還有別的橋嗎?”康德焦急地問。車夫回答說:“有,先生。在上遊6英裏遠的地方還有一座橋。”康德看了一眼懷表,已經10點鍾了。“如果走那座橋,我們以平常速度什麼時候可以到達農場?”

我想大概得12點半。”

康德又問:“如果我們經過麵前這座橋,以最快速度什麼時間能到達?”

車夫回答說:“最快也得用40分鍾。”

康德跑到河邊的一座很破舊的農舍裏,客氣地向主人打聽道:“請問你這間房子要多少錢才肯出售?”

農婦大吃一驚:“您買如此簡陋的破房子,究竟是為什麼?”

“不要問為什麼,你願意還是不願意?”

“那就給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錢,說:“如果您能馬上從破房上拆下幾根長木頭,20分鍾內把橋修好,我將把房子還給您。”

農婦把兩個兒子叫來,讓他們按時修好了橋。

馬車平安地過了橋,飛奔在鄉間的路上,10點50分康德趕到了老朋友的家。

在門口迎候的彼特斯高興地說:“親愛的朋友,您可真守時啊!”

康德在與老朋友相會的日子裏,根本沒有對其提起為了守時而買房子、拆木頭過河的經過。

後來,彼特斯在無意中聽到那個農婦講了此事,便很有感觸地給康德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

“您太客氣了,還是一如既往地守時。其實,老朋友之間的約會,晚一些時間是可以原諒的,何況您還遇到了意外。”

一向一絲不苟的康德, 在給老朋友的回信中寫了這樣的一句話: “ 在我看來,在一定意義上說,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就是最大的禮貌。”

守時就是遵守承諾;按時到達要去的地方,沒有例外,沒有借口,任何時候都必須做到。如果你對別人的時間不表示尊重,你也別指望別人會尊重你的時間。如果你不守時,你就沒有影響力或沒有道德的力量。守時的人會取得職員、助手、貨商、顧客乃至每一個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