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篇 擴大戰場 進軍巴黎(3)(3 / 3)

霍瑟命令正集結準備開往切尤克斯的進攻部隊按計劃出發。

但這不能稱做是一個密切協調的快速進攻行動,因為部隊抵達奧登河時霍瑟隻能零星地供給他們補給。6月29日,蒙哥馬利駐紮在“猶他”海灘的情報官埃沃特上校收到截獲的敵人情報顯示,第8軍已處於日益危險的境地。盟軍第15師、第43步兵師和第11裝甲師占領了從112高地向北延伸的、長約10公裏、寬約3公裏的一個走廊。但“猶他”海灘的情報顯示德軍第2、第9、第10黨衛裝甲師和李赫裝甲師正從西向這裏推進,而同時德第1師和第12黨衛裝甲師與雖遭到連續打擊但仍有一定實力的第21裝甲師正從東邊向該地趕來。

因此,此時的情況對蒙哥馬利和登普西來說不像預想的那麼順利,而且還有情況惡化的趨勢,這不能不讓兩位將軍感到心憂。

第112高地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戰爭,盟軍第29裝甲旅被從高地的南坡趕了下來。更為嚴重的是,一個德軍戰鬥部隊已經攻入了切尤克斯,這個行動預示著德軍打算切斷所謂的“蘇格蘭走廊”,但是英軍統帥部對此卻一無所知。英軍炮火和空中力量在反攻中遭受了重大的損失,輕騎兵團幾乎全軍覆沒。登普西此時已經相信“猶他”情報部門所提供的德軍意圖和能力的情報是準確的,因此命令第29裝甲師放棄第112高地,撤回奧登河以北。在接下來的48個小時裏,德軍部隊遭到來自盟軍戰列艦和巡洋艦大規模炮火的猛烈阻擊,同時重型轟炸機將高性能炸彈像雨點似地投向德軍。

轟炸機並沒有特別的區分,為了阻斷德軍第9黨衛裝甲師的前進,皇家海軍175部隊的“蘭開斯特”轟炸機將維勒斯—博加日炸成了一堆燃燒著的廢墟,這將預示著事情會更為複雜。

6月30日,天氣晴朗,蒙哥馬利將軍召集他的各級指揮官來到他的新司令部,這個司令部位於美麗的希瑞西森林附近布雷村的新司令部(喬治六世國王在到該地的一次廣為矚目的視察中,與蒙哥馬利談妥將最初的司令部移到這裏),向他們宣布,盡管包圍卡昂的行動沒有成功,但“埃普索姆行動”則進行得比較成功。

包括許多美軍高級將領在內的很多人對“埃普索姆行動”的評估持懷疑態度。這僅僅是蒙哥馬利所要求的“閃擊戰”,卻又成了死傷慘重的消耗戰,僅僅就第15蘇格蘭師來說,就有2331名人員傷亡,死亡士兵的屍體在奧登河的河穀中已堆積如山了。

雖然,上次的戰鬥各有損傷,但此次之下德軍的損傷之更加慘重。“埃普索姆行動”已經挫敗了希特勒所準備的大規模進攻的企圖。7月1日,7個師的聯合攻擊計劃是德軍打散和摧毀灘頭堡的惟一希望。但對英美政治領導集團來說,這種情況則不是即刻就能感覺到的,他們此時已經對蒙哥馬利作為地麵部隊總指揮的能力開始產生懷疑了。

就在這個月的頭一個禮拜裏,英德兩軍的指揮都麵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7月2日馮·龍德施泰特打電話給最高統帥部的陸軍元帥威廉·凱特爾,告訴他反攻已經失敗的消息。當凱特爾問:

“我們該怎麼辦呢?”馮·龍德施泰特由於這一次對英軍防線全麵進攻剛剛受挫,心情非常沉重,他氣惱地接口說:“議和!你們這些蠢才,你還能有別的辦法嗎?”這位倔強的普魯士老人此時已是69歲了,他總是毫無顧慮地說真話。三年前他就曾因直率地建議希特勒放棄“巴巴羅薩計劃”而被解職。1944年7月3日,元首又一次解除了馮·龍德施泰特的總司令之職,任命陸軍元帥根特·馮·克魯格接替他的職務。克魯格主張不論損失多大都應該堅守現存防線。馮·克魯格具有與馮·龍德施泰特不同的性格,他是一個比較溫順的人,對法西斯事業一味奉承才使他獲了目前的地位。就因為如此,希特勒在馮·克魯格60歲生日的時候(1942年10月30日),送給他一張25萬馬克的支票,其中一半是為了修葺他的房產的。

馮·克魯格雖然沒有馮·龍德施泰特那樣的統帥才能,但他通過不向元首彙報令人不快的事實而保住自己的職位。可以在灘頭堡,蒙哥馬利的職位像他前任的德軍對手一樣岌岌可危,他曾向艾森豪威爾保證要繼續向東推進,也曾向空軍保證給他們提供一個空軍基地,但所有這些他都沒有做到。空軍上將豪斯·泰德開始鼓動艾森豪威爾解除蒙哥馬利的職務。艾森豪威爾對尋求丘吉爾的支持去解除蒙哥馬利的職務一事第一次感到非常躊躇。他知道任命蒙哥馬利為第8軍總司令是布魯克的主意,而丘吉爾此時也十分矛盾。

這是丘吉爾政治生涯中最難挨的日子,統治集團內部的摩擦時有發生,而此時的戰爭則是愈演愈烈,丘吉爾開始感到壓力重重。因為6月23日,東線蘇軍在巴格拉季昂作戰行動中已突破了德軍的防線。加之,自從6月14日以來,德軍V1火箭已經在英格蘭東南部造成了2000人死亡,另有7500人嚴重受傷。公眾都深知消除這種威脅的惟一方法就是盟軍部隊攻占進攻地帶。但是英美報刊都以醒目的標題宣稱“諾曼底前線陷入困境。”7月6日地下內閣作戰室的一場全體會議上,布魯克記錄道:“丘吉爾由於行動緩慢而對蒙哥馬利進行指責,並一再重提艾森豪威爾對蒙哥馬利的過分謹慎的批評。我立刻火了,並問他能否給他的將軍們多幾分的信任而不是貶低他們。丘吉爾對我大為光火,但我希望這對將來有些好處。”蒙哥馬利職務的暫時危機過去了,但這並不是說已上了保險。

當蒙哥馬利將軍籌劃並發動第三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時,來自社會等各方麵的指責批評接踵而至。“溫莎行動”和“查恩伍德行動”都是擴大灘頭堡和占領卡昂西北部的補充行動。7月2日晚在“溫莎行動”中,英軍戰列艦“羅德尼”號從24000米以外向位於卡昂西部的卡皮蓋空軍基地以北的卡皮蓋村發射了15枚16英寸的炮彈。第二天早晨5點鍾,加拿大第8步兵旅以福特·加裏騎兵部隊為先鋒,在炮火的支援下攻入了卡皮蓋村。黨衛裝甲師的部分人員躲在空軍基地西側的混凝土工事裏拚命抵抗,24個小時後,加拿大軍隊的進攻陷入困境。

在堅守了緊張的48個小時之後,蓄勢待發的盟軍在卡昂發動起最主要的進攻“查恩伍德行動”。沒有部隊喜歡進行逐房逐房近戰的,蒙哥馬利也決定不讓他的部隊陷入小型的“斯大林格勒”。辦法就是摧毀這些房子。7月7日22點,467架“蘭開斯特”式和“哈裏法克斯”式轟炸機在該市投下了2500噸高爆炸彈。

東約克斯第2團的副團長比爾·雷尼森少校後來回憶:從北部望去,一片夾雜著塵土的“黑雲”直衝雲霄,幾乎遮蓋了整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