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雲”慢慢地朝我們飄來,飛到了奧登河上空。空襲結束後,盟軍士兵站在狹長的掩體邊拍手歡呼。這時鼓舞士氣的作用是十分顯著的。但是不幸的是,卡昂城裏也擠滿了法國平民,因此後果是可怕的。卡昂緘的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區變成了一片瓦礫,至少有6000名法國平民(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被炸死或傷重而亡,成千上萬人嚴重傷殘。盟軍的轟炸破壞了德軍的供應線,但是卡昂市北部地區的德軍防禦工事受到的影響卻並不大。英加聯軍集中了占絕對優勢的部隊,在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和250架輕型轟炸機的炮火支援下,以3個師的兵力終於衝破了德軍的防禦。
在卡昂東北部的格魯希,加拿大第3師的偵察團的16名隊員手持布倫槍攻入了敵軍防禦工事的心髒。大吃一驚的德軍稍作抵抗後便做了俘虜。但是在其他地方,特別是黨衛裝甲師則頑強抵抗,戰鬥持續到最後關頭,並最終被“鱷魚”坦克火焰炮發射的烈火所擊潰。戰鬥是近距離的,且進行得非常殘酷,到7月9日德軍已死傷6000人。英軍和加拿大部隊的死傷人數也不少:約有3500人死亡、受傷或失蹤。到7月9日晚為止,英加聯軍已經攻占了該城的西北部。郊區工業區哥倫貝爾利斯以及位於奧恩河東南部的半個卡昂城仍在德軍手中。
在蒙哥馬利雄心勃勃的發動起第四次大規模的進攻時,並把這次的行動稱作為“朱庇特行動”,卡昂城的戰鬥幾乎已經停止。
“朱庇特行動”是以第43師為主力進攻德軍位於卡昂以西112高地的德軍據點。這是一場殘酷的消耗戰的開始,一直持續進行了數周。在開始的36個小時內,第43師在試圖奪取高地北坡的立足點的戰鬥中就死傷2000人。德軍7月11日的一次反攻幾乎將英軍打退,但是第4薩默塞特輕型步兵營牢牢堅守住一個略微突出的地帶。7月12日淩晨1點,該營發動了一次反攻,但立即遭到猛烈的阻擊。一名英軍幸存者考波拉爾·道格拉斯·普魯克特,生動地描繪了那次夜裏進攻的恐怖場麵:一個進攻小分隊的指揮官試圖爬過敵人的鐵絲網,一顆子彈穿過他的腹部,結果引爆了他帶在網兜裏的燃燒彈,他在絕望的掙紮之中被纏到了布滿鐵鉤的鐵絲網上並被吊在了上麵,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體火球。為了從火焰的地獄中解脫出來,他無奈地乞求別人馬上將他殺死。這次進攻幾乎使第4薩默塞特步兵營的進攻分隊全軍覆沒,參加這次行動的考波拉爾·普魯克特所在的排中36人隻剩下了9個人。
該營被迫撒出112高地,由其他部隊接替。戰鬥一天天地進行著,又持續了兩周時間。
到了7月的中旬,英軍和加拿大軍已疲憊不堪,一度陷入困境,而在美軍戰區的情況也不比那邊好。攻陷瑟堡後,布雷德利率領所有部隊向南挺進。7月3日,第8軍在托利,米德爾頓少將的率領下攻入科唐坦半島西海岸並向考坦瑟斯推進。與此同時,查理·考萊特率領的第19軍向卡倫坦東南部發動進攻,沿著維爾河一直推向聖羅。布雷德利又任命科林斯率領第7軍沿中部進軍,奪取位於考坦瑟斯和聖羅之間的小鎮皮埃爾斯。布雷德利的意圖是保護聖羅考坦瑟斯公路,並將這條公路線作為向西南發動全麵進攻的集結線。這條公路線與海岸線平行一直通往阿伏朗,博加日從這裏開始逐漸變成更為廣闊的鄉村。
當雄赳赳,裝備精良的美國軍隊穿過寧靜的鄉村向前方挺進的時候,這條看似廣闊的前線卻並不那麼平坦,行進至博加日時的困境更是難以逾越。在這種鄉村地帶,部隊之間保持聯係非常困難,更不用說編隊了。厚密的樹籬很快就使進攻營變成了進攻連,然後又變成了以排為單位的進攻。進攻的成敗與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排指揮員的能力和經驗,指揮員的死亡或者受傷常常會使進攻停下來。1挺德軍機槍在1至2門迫擊炮的支持下能堅持數小時。美軍發現當雨水打濕樹籬的時候(1944年夏天,3天就有1天下雨),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電波信號就傳不過去。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某個排在一個地方的進攻成功了,而在相鄰地域的戰鬥卻失敗了,於是各部隊彼此的聯係就被割斷了。
為了保持進攻態勢,步兵指揮官調來坦克支援,但是在樹籬間穿行的“謝爾曼”坦克的高大輪廓很容易被德軍發現,成了部署在附近的德軍及坦克炮的靶子。坦克兵很快就發現“謝爾曼”坦克沒有足夠的馬力或牽引力,很難越過樹籬,每次嚐試都使坦克的底盤抵在樹籬上,使坦克最容易被損壞的底部暴露在德軍各種反坦克炮火之中。被盟軍弄得暈頭轉向的德軍,派出最為得意的反坦克小組在樹籬從林中搜索著盟軍坦克,此時盟軍的坦克卻如同一堆的爛鐵,眼睜睜的望著散布在林籬中的德軍,自己卻幫不上半點的忙,反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到7月15日為止,第8軍的四個師以傷亡1萬人的代價才推進了11公裏。而第7軍情況更糟。7月4日,該軍的第83師前進180米就死傷人員1400名。第19軍同樣進展不快。7月7日,第3裝甲師在第30步兵師試圖奪取德軍防禦工事的一個缺口時,雙方都把對方誤判斷為德軍,並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兩個師都調來美空軍戰鬥轟炸機,而這些戰鬥轟炸機不加區別地對雙方都進行掃射。傷亡是慘重的,等兩個師分清對方時,德軍已經堵住了這個缺口。
7月10日,為了將德軍的防禦移開,布雷德利決定派兵奪取形成德軍防線東邊支撐點的聖羅,該鎮曾於6月6日被盟軍一撥又一撥轟炸機的連續空襲而徹底摧毀了。這次轟炸造成800名居民被炸死,並使該鎮成了一堆廢墟。比聖羅本身更重要的是,從北到西環繞聖羅鎮的一些小山和山脊,德軍在該地集結了強大的部隊:第3空降師,第353、第352和第266師,同時得到各種重炮及坦克炮以及多發火箭發射器的支援。負責指揮的是空降兵出身的尤根·曼德爾中將,他作戰頑強,並有在東線的豐富作戰經驗。德軍防線是由許多相互支援的堅固的據點組成,所有這些工事不易受到飛機或炮火的襲擊。聖羅鎮正北有一座小山,在美軍地圖上被標為第122號高地,並被作為德軍防禦工事的核心。參加進攻德軍這塊複雜的防禦工事的共有兩個美國軍:倫納德·傑羅少將率領的第5軍和查理·考萊特少將率領的第19軍。但是兩個軍的總指揮認為直接進攻第122高地代價可能太大,於是決定采取迂回戰術,從東邊奪取馬丁維爾山脊和附近一個45米高的高地,這個高地被命名為192號高地。
對於這次計劃,再次進攻將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呢?這個問題在美軍從指揮官到士兵中都沒有明確的答案。7月11日黎明,承擔奪取192高地任務的美軍第2步兵師在精心安排的炮火支援下開始行動,但是事情一開始就亂了套。早晨的大霧使能見度極低,以至於計劃在進攻之前的空襲被取消了。但不幸的是美軍部隊已經後退幾百米以躲開己方的轟炸,而空襲被取消後,部隊就要在德軍重炮的轟擊下行進更遠的路。德軍防禦工事和掩體布置在樹籬深處,很難被探測出來,結果第一輪進攻中美軍就死傷200人並損失了6輛坦克。上午晚些時候,第2師在自己大炮發射的2萬多發炮彈的支援下發起第二輪進攻。這次步兵終於能夠靠近躲在樹籬後的德軍,並用手榴彈和步槍將他們消滅。下午,防禦的德軍開始撤退,將192高地丟給美軍,而192高地向南則是一個更高,炮火更為猛烈,更可怕的101高地。此時第29師本應該沿馬丁維爾山脊向上進攻,但是晚上德軍空降兵進行了一次先發製人的襲擊,並用火焰噴射器使盟軍傷亡150人,並因此延誤了進攻。第29師在上午才開始出發,但很快遭到101高地的炮火阻擊,部隊的前進慢了下來。7月13日這次進攻終於停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