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雍正皇帝本是盛世之君,但是,自從他即位之後,有關他的各種傳說從不間斷,謎團叢生。有人說他篡改康熙遺詔,皇位來路不正;有人說他好大喜功,殘暴殺戮;他的死因之謎被列入了清初三大疑案之一;他死後,甚至有人說他的泰陵建築中也潛藏著很多視覺上的錯覺。到底是什麼視覺錯覺呢?這一節,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泰陵這一建築之謎。
步移景換
眾所周知,泰陵建築曆時八年完工,堪稱清代陵寢建築中的精華。泰陵之中,最顯著的特色之一就是“步移景換”。那麼,什麼是“步移景換”呢?
“步移景換”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簡單的一步一景,而是把它劃分為一個又一個的單元,不斷地轉換人們的視覺。實質上,步移景換是設計者在建築藝術上進行的一係列處理。那麼,我們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清西陵泰陵主神路上的景色是怎樣變化的?
首先,我們看清西陵的總門戶,也就是泰陵的神道的前端。在這裏,最先看到的一個景觀就是前麵有一個山間的盆地,在這裏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小單元。進入這裏後,首先是清西陵的照山——元寶山,然後就是左邊的九龍山和右邊的九鳳山,以及後邊的大紅門。這幾座大山四麵環繞,形成一個山間盆地。整體來看,清西陵一進門給眾人呈現的就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閉合的、實景的單元。
想象一下,本來那幾座大山和盆地將清西陵形成一個四合院似的建築,當我們衝著一架石牌坊走過去的時候,走到跟前會突然發現,那裏竟然有三架石牌坊,左邊一架,右邊一架,和後邊的大紅門又形成一個小型的四合院的景致。那麼,建造清西陵的人為什麼要如此設計呢?目的就是要突出牌坊的高大,突出大紅門的莊嚴及主導作用。也就是說,大紅門在這裏對景觀起到了一個分割作用。
過了大紅門之後,就被宮牆和紅門隔離開來,在這裏,又換了一個整體的視覺單元。但是,這個視覺單元很特殊,它隻有孤零零的一座建築。在樹木的掩映下,周圍的山看不到了,周圍的建築看不到了,這裏也沒有任何其他的附屬建築,隻有一座建築——一個重簷歇山頂的大碑樓。為什麼要在這裏建一個大碑樓,而周圍卻不建其他的建築呢?這樣做主要是想從視覺上,讓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座碑樓上。因為這個碑樓很重要,是雍正皇帝的功德碑,寫了他一生的豐功偉績。
這樣的設計雖然讓碑樓突出來了,但是卻顯得有點突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的設計者們在碑樓的四個角上,又分別安了四個巨型華表,用這四個巨型華表來襯托碑樓,一方麵使碑樓更加突出,另一方麵使整個建築顯得生動活潑,不那麼呆板。
奇怪的是,不知為何,筆直的神道突然在前方不到一百米處的地方斷掉了,出現一片樹林。陵寢還沒到,前邊又沒有建築,這一片樹林到底是一個什麼景觀呢?其實,前邊就是泰陵的案山,又叫蜘蛛山。這個山雖然有人工堆成的部分,但是並不是人工刻意堆的,主要是天然形成的。可是,古代的建築家在選址的時候,為什麼要把山放在中軸線上呢?中國古建築不是講中軸對稱嗎?如果放上這樣一座山,那麼走路的時候就必須繞開它走,就打破了中軸對稱的原理,如此一來,它的作用是什麼呢?作用很簡單,就是裝飾作用。神道在這裏拐了一個彎,然後又拐回去,繼續往北走,而前邊的這座山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屏障。也就是說,古人在設計陵寢時,不僅利用圍牆,利用大門,造成一個又一個視覺單元,而且利用自然景觀,又給我們設立了一個獨立的視覺衝擊,使得泰陵的景觀不能一眼望穿。
大家可以看一下泰陵的布局圖。在我們看來,神道是向右拐彎了,但是,神道在拐彎的過程中,拐來拐去,突然在中間又從右開始向左拐,使得神道在圍著案山轉圈。走著走著,神道又開始向左拐,左拐之後然後又右拐,一直奔北去了,而這兒就出現了一個“C”形彎。於是,在這裏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中國古代建築講中軸對稱,而這裏並不是中軸對稱,在開始的時候它拐彎了,但是拐來拐去它又拐到前方,最終又回到了中軸對稱上,和神道在一條子午線上,可以說是通過曲最後尋找到的直,維持了中國古代建築的中軸對稱的原理。
因此說,對於“步移景換”,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隨著我們的行走,周圍的景色發生的近大遠小的變化,否則就太狹隘了。事實上,古代的建築師、設計師,他們在設計古建築的時候,會給眾人構成一個又一個的視覺單元。在每個視覺單元中,他們通過建築物的形製,引導人們的視覺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的是通過一個建築物把一個景區隔開,形成兩個不同的景區,而過了這個建築物以後,豁然開朗又是一番景象;有的是把人的視覺控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