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建築師們是怎麼控製人們的視覺範圍的呢?舉個例子,我們看清西陵前麵的龍鳳門。從它的正門一眼望去,會看到什麼呢?前麵的小碑樓、隆恩殿,後麵的寶頂和明樓的城樓。如果是晴天,我們還可以看到它後邊的靠山,還有它周圍的鬆柏。可是在這裏,通過兩邊的牆,把裏麵其他景觀給擋住了,隻是讓行走在這條路上的人知道,下一個景觀到哪兒了。如果前方要是有一係列的三層建築物,那麼,眾人的目光就會被不由自主地引導到前方去了。這麼一說,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步移景換是古代匠人們,通過對建築、地形的選擇,包括自然地形,來引導人們的視覺不斷變化,使人們獲得各種新奇的感知和更多的美感。
步移景滯
俗話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然而,我們親眼看見的就真的是真實的嗎?如果我們了解了以下這兩個景點,可能就會覺得我們的眼睛有時候也在欺騙我們。走進泰陵後,我們感覺前麵的小碑樓、隆恩門、隆恩殿以至後邊的方城明樓等建築物,離我們已經很近了,目測小碑樓也就離我們一百來米遠。按理說,清西陵中的每個殿一般都有十幾米高,而我們人還不足兩米高,我們在往前走的過程中,應該是前麵的殿宇顯得越來越高大,人越來越被遮蔽。而且,按照近大遠小的說法,這些建築物後邊的東西應該也都被擋住了。但是,事實上是什麼情況呢?仔細觀看後,我們發現,當大家在往前走的時候,小碑樓的屋頂和隆恩殿的屋頂,以及後邊方城明樓的屋頂,這三條屋脊線始終如一。也就是說,我們往前走了這麼長的距離後,離得近的小碑樓卻始終沒有升起來,而後邊兩個殿也沒有落下去。
眾人在覺得神奇的同時,卻也感到不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三個建築物的屋脊平衡線之所以能依然保持著原來的結構,就是因為設計者們“步移景滯”的設計,給走在這裏的人們一種仿佛時空都停滯了的感覺,近大遠小的自然規律自然就不適用了。還有,每當我們走在皇陵裏麵,都不由自主地對皇陵及埋在裏麵的人產生敬仰、神秘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其實也是人工營造出來的。我們可以留意腳下的路,會發現泰陵廣場前是上坡路,而這個坡的存在讓小碑樓很快地升起來,讓人們在行走的過程中,產生一種三個屋脊的平行線在一個水平上的錯覺,目的就是讓人心生敬畏。
古代建築當中,巧妙運用視覺錯覺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說北京地壇就是典型的代表。當人們沿著神道向祭壇走去時,越向前走,建築物就顯得越是矮小,而祭拜者本人就顯得越高大。當祭拜者們最終登上祭壇時,自然會有一種淩空撫雲、俯瞰塵世之感。如果說,帝王祭天是為了表現自己是天之元子,是受命於天的話,那麼,他們在祭地的時候,所要強調的是自己君臨大地、統治萬民的氣勢。因此,天壇建築物以突出天的至高無上為主,祭天者被放到了從屬地位,而地壇建築則不然,它雖然也要表現大地的平實與遼闊,但更要突出作為大地主人的君王的威嚴,要喚起帝王統治萬民的神聖感和自豪感。所以,營建地壇的古代建築師們才煞費苦心地融入了設計上的藝術元素。
前麵我們已經講過了步移景換是怎麼回事,那麼,步移景換是怎麼形成的呢?除了要借助上坡路的原理,把前邊突出,而後用後邊下降的效果給抵消了外,還有其他形成方式嗎?
沿著上坡路往前走,走著走著,我們會突然就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了。因為這個坡原來就擋住了兩邊的柏樹牆,把我們的視野集中在前麵的框子裏邊,走到坡頂,前麵沒有再阻擋我們視線的東西了,我們的視線就會變得很開闊。在前麵出現的廣場上,不僅有碑樓,有正中間中軸線的建築,連兩邊的建築也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樣的景色可以說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接下來,等到下坡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前麵的景物以及小碑樓在逐漸地增高,而且小碑樓的房脊有了隱約超過後殿房脊的趨勢。再往前走,小碑樓的房脊現在已經開始超過最後明樓的房脊,成為我們眼前最高大的一個建築。隨著走路的過程,小碑樓逐漸突出出來,而它後邊的建築物也越遮越多。走到路中間的時候,小碑樓已經徹底地把後邊的所有建築都給遮蔽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