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節 隻有一次機會(1 / 1)

鮑格丹諾夫出生不久,便被父母拋棄了,後來他被人收養,並有了鮑格丹諾夫這個名字,意思是“上帝賜予的”。

或許,上帝特別關照得不到父愛和母愛的鮑格丹諾夫,後來,他遇到了一位射擊教練,教練發現鮑格丹諾夫坐在台階上,目光久久地注視著一個方向,便認為他有射擊方麵的天賦,於是親自培養他。但是很快,教練便失望了,當鮑格丹諾夫說出自己的身世後,教練這才知道,鮑格丹諾夫不是精力專注,而是失魂落魄,用通俗的話來說,他是在發呆。

不過,教練不想放棄對鮑格丹諾夫的培養,他堅持每天讓鮑格丹諾夫練三百發子彈,對他進行強化訓練。誰知,並不見效果。訓練場上的鮑格丹諾夫,明顯是在應付,他隻是漫不經心地完成訓練課程,根本就不珍惜那三百發子彈的機會。

後來的一天,教練把鮑格丹諾夫帶到訓練場上,這次,他並沒有給鮑格丹諾夫三百發子彈,而隻給了他一發。鮑格丹諾夫愣愣地看著教練。教練說:“今天,你隻有一次機會,如果射不中靶心,就不許你走出訓練場。”鮑格丹諾夫默然半晌,將子彈推進槍膛。他端起槍,又放下,然後慢慢端起,又放下,遲遲不敢射出那一發子彈,最後,他凝神看著目標,足足有十分鍾,才扣動了扳機。

“嘭”的一聲,彈中靶心。

教練欣慰地笑了,之後,他每天隻給鮑格丹諾夫一次射擊的機會,如果射不中靶心,就要不停地練下去。

1952年,在第15屆奧運會上,鮑格丹諾夫獲得了大口徑步槍300米3×40項目的金牌,成為前蘇聯第一個奧運會射擊冠軍。兩年後,鮑格丹諾夫在世界射擊錦標賽中,囊括了小口徑步槍3×40、自選步槍3×40、跪射、立射、臥射等多個項目的金牌。

一枚子彈,就是一次機會,當我們擁有大量的子彈時,往往會隨意地射出它們,這樣不但一次次的機本身的技藝也得不到進展。而當我們隻剩下一次機會時,還有誰不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