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節 被上帝誤診(1 / 1)

1940年6月,她出生於美國的伯利恒地區,自幼體質就不太好,由於她的母親生育很多,所以家裏不但經濟緊張,孩子們也或多或少,都有些營養不良。

從出生到12歲,她幾乎被疾病纏繞著,小兒麻痹、猩紅熱、肺炎,疾病讓這個本來瘦弱的女孩,身體更加單薄無力。走在路上,仿佛風輕輕一吹,人就會像一隻紙鳶,飄在空中。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一支田徑隊在野外訓練,聽到了伊麗莎白·羅賓遜的名字。回家後,她問母親,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崇拜伊麗莎白·羅賓遜?她是上帝嗎?母親說,不,她是體育界的英雄,母親給女兒講了伊麗莎白·羅賓遜因飛機失事,膝蓋遭受重傷後堅持短跑訓練,終於在奧運會上捧回一枚女子接力金牌的故事。母親告訴女兒,伊麗莎白·羅賓遜是生命頑強的象征。她聽後馬上說,我也要練短跑。母親又驚又喜。因為當時,她還被小兒麻痹困繞著,母親希望她像正常的孩子一樣行走。

一天,母親帶她去看醫生。醫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張口閉口便是上帝。她問醫生,我可以參加短跑訓練嗎?醫生搖搖頭告訴她,不可以。

她問,為什麼不可以?

醫生說,是上帝說的。

上帝的話並沒有擋住她的決心,不久,她報名參加了田徑隊,在訓練場上一次次地奔跑著。

她堅強的意誌催發了體內的潛能,速度越跑越快,體質也越跑越強。之後,她陸續參加一些國內的賽事,成績逐漸提升。後來,她被吸收入國家隊集訓,1960年,剛剛20歲的她,在羅馬奧運會上,一舉奪得女子100米、200米和4乘100米接力三枚金牌,一直被體育界看作是戰勝自身病魔的奇跡。

她就是有著黑羚羊之譽的女子短跑名將威爾瑪·魯道夫。

上帝也有誤診的時候,站在生命的起跑線上,隻要不輕言放棄,奇跡總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