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概述

①評價的概念;

②評價的意義。

二、效果評價的分類、內容和指標

①效應評價;

②結局評價。

三、評價設計方案

①不設對照組的前後測試;

②設對照組的前後測試。

四、影響評價的若幹因素

①曆史性因素;

②計劃工作人員與參與者的熟練性;

③失訪。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概述

1.評價的概念

評價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計劃實施的全過程。評價的基本原理是比較,確定價值標準是評價的前提,測量是評價的重要手段,準確的信息是評價成功的保障。

2.評價的意義

①是健康教育計劃取得成就的必要保障;②可以科學地說明計劃的價值;③是一種改善計劃,對決策者施加影響的管理工具;④通過評價,可以使公眾了解健康教育項目的效果,擴大項目對社區的影響;⑤可以提高健康教育專業人員的理論與實踐水平。

二、效果評價的分類、內容和指標

1.效應評價

又稱近期和中期效果評價,是規劃評價的重要內容,評價的重點在於規劃或規劃的某方麵對參與者的知識、態度、行為有直接影響。評價內容有:①那些影響有關健康行為的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強化因素改變的程度;②行為改變情況;③政策、法規製定情況。

2.結局評價

又稱遠期效果評價。結局評價著眼於評價健康教育項目導致的人群健康狀況乃至生活質量的變化。評價內容包括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

三、評價設計方案

1.不設對照組的前後測試

這是評價方案中最簡單的一種。通過對目標人群自身在項目實施後的情況與幹預前的情況進行比較,來評價計劃產生的效應與健康結局。

2.設對照組的前後測試

此設計又稱為準實驗研究。準實驗研究在方法上類似實驗研究,但實驗組和對照組不是隨機確定的,而是用配對方法使二者在主要因素方麵相似的情況下選擇對照組和幹預組。此種研究較之實驗研究易於實行,在進行大規模評價研究時,較實驗研究省錢、省時,但兼有實驗研究的優點。此種研究尤其適合於社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計劃的評價設計。由於此種設計未遵循隨機化原則,對幹預作用的解釋,其說服力不如實驗研究。

四、影響評價的若幹因素

1.曆史性因素

在健康教育計劃執行或評價期間發生的重大的,可能對目標人群產生某種影響的事件稱為曆史性因素。曆史性因素雖不在幹預活動之內,但可能對目標人群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以致加強或減弱健康教育計劃本身的效果。

2.計劃工作人員與參與者的熟練性

在研究期間發生在參與者和工作人員中的知識增加和技能熟練程度的變化,也可影響參與者知識行為的改變和調查結果。這種偏倚可通過設立對照組,對工作人員加強技術培訓,以及由同一批工作人員進行幹預前後的調查等方法使其盡可能減少。

3.失訪

失訪是指在健康教育計劃執行或評價階段,目標人群由於各種原因而不能被幹預或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