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煙草對健康的危害
①煙草的主要有害成分;
②吸煙的危害;
③被動吸煙的危害。
二、控煙策略
①立法;
②創建無煙環境;
③製定控煙規劃;
④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活動。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煙草對健康的危害
1.煙草的主要有害成分紙煙煙霧中含有3800多種已知的化學物質,主要有害成分包括尼古丁、焦油、潛在性致癌物、一氧化碳和煙塵。它們具有多種生物學作用,包括①對呼吸道黏膜產生刺激;②對細胞產生毒性作用;③使人體產生成癮作用,如尼古丁等生物堿;④對人體有致癌作用;⑤對人體具有促癌作用;⑥使紅細胞失去荷氧能力,如一氧化碳。此外,一氧化碳與尼古丁協同危害吸煙者心血管係統並促進膽固醇儲量增多,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2.吸煙的危害
(1)吸煙的危害主要表現在:
①吸煙是肺癌的最主要病因,其危險程度與每天吸煙量、持續吸煙時間和煙草中焦油和尼古丁含量有直接關係;
②吸煙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發現吸煙者缺血性心髒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不吸煙者70%;
③80%~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由吸煙引起;
④吸煙與口腔、喉、食道癌的發病密切相關,與膀胱癌、胃癌、胰腺癌等癌症有關;
⑤吸煙與消化道潰瘍和中風、動脈硬化、外周血管病及其他血管疾病有關。
(2)被動吸煙的危害
被動吸煙是指不吸煙者暴露於煙霧環境之中,無意或被動吸人由於煙草燃燒所產生的煙霧。被動吸煙的危害在於:
①母親吸煙對胎兒的影響:吸煙婦女導致低出生體重嬰兒、流產、早產及胎兒、新生兒死亡的增加;導致胎盤早期剝離、早期出血等並發症的增加。
②家長吸煙對兒童的影響:父母吸煙與其2歲以下兒童的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有密切關係;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增加兒童粹死;而且是中耳炎的危險因素。
③被動吸煙對成年人的影響:引起眼刺激、頭痛、鼻部症狀、咳嗽及過敏反應;加劇患有心、肺病和過敏反應的病人的症狀。
④被動吸煙可增加患肺癌的危險。
二、控煙策略
1.立法
通過立法來建立社會屏障,保障人民的健康是國際控煙的大趨勢。我國由於政府重視,各項有關煙草控製的法律、法規已相繼出台。如1981年頒布的《中學生守則》明令禁止青少年吸煙;1991年通過的《煙草專賣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均有控煙條款;1994年通過的《廣告法》明令禁止在公眾媒體和公共場所做香煙廣告。
2.創建無煙環境
創建無煙環境的目的是有效地保護不吸煙者免受煙害的影響。包括禁止在室內工作場所、公共場所、客運交通、學校吸煙,特別注意對妊娠婦女和兒童的保護。
3.製定控煙規劃
各國經驗表明,控煙工作是一項十分複雜和艱巨的工作,需要有政府領導、社會各部門各階層的廣泛參與。僅有健康教育而沒有政府支持是難於奏效的,而僅有政策沒有健康教育,政策也難以貫徹。因此,製定控煙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規劃是一項重要的控煙策略。
4.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活動
(1)開展創建“無煙單位”活動
(2)充分、有效地利用大眾傳媒和各種傳播方式
(3)吸煙行為的團體幹預
利用團體幹預技術開展預防吸煙、戒煙活動。可以充分利用團體成員間較密切的群體互動機製,及其對團體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通過教育和行為指導活動,學會勸阻吸煙或拒絕吸煙的方法,改變個人吸煙行為。
(4)指導吸煙者戒煙
幫助吸煙者戒煙是綜合性控煙策略中一個重要的內容。為了提高戒煙效果,需運用行為改變階段理論等有關促進個體行為變化的理論和行為矯正等技術,對吸煙者進行具體分析,根據吸煙者的戒煙願意,采取不同的幹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