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從早抓起
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後經過三年的發育,進入幼兒時期。3—6歲是學齡前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早期教育階段,這是人的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如果把一個人17歲達到的智力發展水平算作100%,那麼4歲時就達到了50%。4—8歲又增加了30%,8—17歲又獲得了20%。可見幼兒在5歲以前是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進行早期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家長能否在這個時期實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將是孩子早期智力開發的關鍵。
古往今來,許多仁人誌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幼年時期能夠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們日後成才的一個重要原因。如德國大詩人、劇作家歌德的成才,就得益於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歲時,父親就抱他到郊外野遊,觀察自然,培養歌德的觀察能力。歌德8歲時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臘語閱讀各種書籍,14歲寫劇本,25歲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寫成了聞名於歐洲的詩歌《少年維特的煩惱》。反之,人的幼年時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響智力正常發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瑪拉,從小被狼叼去,8歲時被人發現,但其生活習慣已與人兩樣,幾乎與狼一樣。四肢爬行,吃生肉,晝伏夜行,後來經過人為的訓練,兩年後才能站立,六年後可以像人一樣行走,四年內學會了6個單詞,在她17歲時,智力水平僅達到3歲孩子的水平。
孩子與父母之間貴在溝通
常聽到一些做父母的感歎:“孩子長大了,就不聽我們的話了。”其實,這主要是父母與孩子缺少溝通所致。溝通,是指通過談話或其他方式進行相互了解。人與人之間,當然也包括父母與子女之間,都需要溝通,需要了解和諒解,才能更融洽地生活。溝通當是每位做父母的都應學會的一門藝術。
孩子幼小時,相互間的溝通一般問題不大。當孩子逐漸長大,知識麵增大,開始學會自己觀察、思考後,對一些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有時覺得有些事情沒有必要跟父母說,這樣父母對孩子就會缺乏了解,相互間的溝通就顯得十分必要了。父母怎樣與孩子溝通泥?有人用“先做父母,再做朋友”這句話來概括是有道理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如果比作朋友的話,就應該成為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知心朋友。但是從一般的觀點來說,父母對孩子總是處在長輩或指導者的地位,這實際是嗬護,所以這種不平等是必須的。而對於長大了的孩子,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與看法,這種不平等就會造成父母與子女溝通上的障礙。隻有平等地相處,子女才有可能向父母袒露心靈,父母也才能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指導。有的人埋怨自己的孩子說假話、品質不好,他恰恰忘了這些毛病正是他行為粗暴、常常訓斥孩子所帶來的“副產品”。當一個孩子能與自己的父母建立平等的親密關係時,他的行為言談自然會漸漸變得高雅,他的性格也會開朗、樂觀、豁達,在今後麵臨人生種種挑戰時,也會表現得更為勇敢、自信。
尊重孩子的感受
美國的家庭教育問題專家阿黛爾·費比曾提到過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她回憶說,有一次她女兒對她說:“我討厭外婆!”費比聽了後,立刻為她母親作了一番辯護,還嚴厲地指責女兒說:“你這麼說簡直太不像話了!”但她隨即就發現自己犯下了一個錯誤,那就是漠視了女兒的內心感受。
有個牙科醫生也有過類似的經曆。她說:“我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解釋,例如,我女兒沒有入選啦啦隊,見她十分傷心的樣子,我就說:‘一個人不可能事事如願,其他女生也同樣需要這樣的機會!’又如,一次我兒子與一個女孩約會,但那女孩到時卻沒有來,看到他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兒,我就說:‘可能她要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外出。’”回憶起這些經曆,這位牙科醫生現在覺得自己當時不應該這樣想方設法地去減輕孩子們的失望感,使他們因此而覺得自己的感受不那麼重要。
的確,當孩子們感到失望、沮喪和憤怒的時候,一味地給予他們安慰並不是一種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方法。做父母的在這種時候應該傾聽他們的心聲,並以平等的、尊重的態度去理解和體諒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就像那位牙科醫生,她其實可以這樣對她女兒說:“換了我,遇到這樣的事也會很傷心的。”也可以這樣對她兒子說:“對方失約,確實讓人心裏很不好受。”孩子一旦發覺父母能夠理解和體諒他們的感受,往往就能夠自己來設法處理問題,逐漸培養出一種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使自己的心理得以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