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兒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兒童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家長所忽略的部分。

兒童心理健康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①正常的智力。感覺、知覺靈敏,記憶力較強,想象力豐富,語言豐富、準確,思維方式正確等。②積極的情緒。歡樂、幸福,喜遊戲,愛表揚,好成功,愛參加集體活動等。③良好的性格。誠實、開朗、勇敢、熱情、有克製力、與人為善等。④人際關係適應,樂於交往。⑤有追求、有情趣、觀察細致、思考深刻、做事注意力集中、有恒心等。⑥沒有心理疾病,如口吃、遺尿、夢遊、咬指甲、吮拇指等。

心理健康是相對的,不能要求兒童在所有的時間完全具備上述良好表現。

兒童心理狀況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良好的環境和教育是心理健康的決定性條件,家庭、幼兒園、學校的影響,特別是父母本身的影響對兒童心理狀況起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兒童首先和主要的生活環境,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家庭環境的優劣,父母的榜樣作用對兒童心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友愛、寬容、和睦相處,否則將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造成心理創傷。②家長的表帥作用十分重要,家長的觀念、作風、習慣、品德、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楷模的力量與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相結合是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③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態度必須明朗,教育方法要一致,意見要統一,否則會使孩子無所適從,不知所措。④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應符合孩子的實際,期望過高、期望過低或放任自流都有可能使孩子產生心理偏離。⑤家長對孩子的愛應以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形成良好的品德為著眼點,不應溺愛。⑥鼓勵和幫助孩子多接觸社會,多接觸大自然,培養孩子適應社會,適應大自然的能力。⑦以英雄、模範的事跡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畏難心理。⑧永遠保持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思想感情交流。對於有口吃、遺尿、夢遊、吮指、咬指甲等不良習慣的兒童應及時就醫。

好家庭出好孩子

從家庭內部來說,子女教養有兩方麵的重大意義。子女教養的成功對於父母來說,是最大的獎賞和鼓勵。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後代健康成長,“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時,是人生一種最高的幸福享受,會大大增加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和生活滿意程度,同時也是深化父母間情感的有力因素。

對於子女本人來說,良好的教養給他們一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和事業的成功都打下了堅實可靠的基礎,使他們受益終生。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尤其是學齡前這一段的生活經驗對其一生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這一點,是所有教育學家和心理衛生專家都認同的。所謂“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確是千百年來千家萬戶教子經驗的總結。

不論從家庭結構還是從家庭的功能方麵分析,良好的子女教養對親子雙方都是意義重大的。子女教養是我國傳統上所強調的天倫之樂不可缺少的因素,即使是考察家庭之外的社會和文化,我們也不難看到子女教養的重大意義。無論托兒所、幼兒園多麼方便普及,也不能取代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我們國家的文化傳統,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親子關係的相互作用,在家庭內部傳遞和進行的。

反過來,如果子女教養存在重大的困難或發生嚴重紊亂,照例會直接危害兩代人的心理健康,使家庭生活的質量下降,家庭的總體功能發生障礙,甚至導致家庭解體。這樣家庭的子女一旦離開家庭,走進社會,多數會選擇寄生的方法生存,對社會狀況不是唉聲歎氣、逢人訴苦,就是充滿怨忿、敵對仇視,甚至有的成為害群之馬。

什麼樣的家庭具備成功教養子女的先決條件?首先,家庭的氣氛是和諧、親切的,在這個家庭內部,父母的心態健康、平穩(這取決於家庭的現有條件,父母的工作狀況、身體狀況、人際關係、收入水平及其他一些因素)。其次,取決於父母承受壓力的能力。比如,當一個一帆風順的家庭,忽然遭受了意外變故,在壓力麵前,身為一家之長的父母,是迅速調整心態,使子女感受到家長如常的從容、鎮定、親切和關心,還是失去了往日的心平氣和,變得煩躁不安,甚至暴躁易怒,遷怒於子女?

成功主要取決於父母,取決於父母結合所成立的家庭的穩固性。有些家庭,父母一方或雙方忙於工作,很少顧家,這樣家庭的親子關係就會比一般家庭淡漠。作為這樣家庭的父母,就更要注意自家這一薄弱環節,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進行有意識的彌補。比如周末和節假日,還有平時早回家的時候。如果你本來就極少顧家,偶爾早回到家,隻是和孩子一起看看電視,並且還要以你的喜好去“鎖定”頻道,那麼教養子女的成功性把握可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