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矯枉過正法
這是對多動症患兒的不良行為采用一種非肉體懲罰的懲罰療法。因為沒有肉體上不適感,所以較少引起反感,容易取得合作。采用這種方法不但可以減少不良行為,而且可以幫助患兒建立起良好的行為習慣。矯枉過正法的方法之一是恢複原狀性的矯枉過正法,此法要求患兒對於自己的不良行為給環境帶來的不好後果親自動手給予恢複原狀,還要求比以前安排得更好一些。例如一名多動症患兒用粉筆在家中牆上亂塗,母親要求他先把牆上的汙跡擦掉,然後把桌椅排好,抹幹淨,把粉筆收藏好。這樣做,不僅使他認識錯誤,糾正錯誤,還能幫助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此法與陽性強化合用,收效好。
4.靜坐療法
多動症患兒往往顯得興奮性過高,常因此出現“人來瘋”或無法自拔的過度興奮,以及由此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為了避免產生過度興奮的現象,父母不要為孩子提供興奮性較高的遊戲如打電子遊戲機、看武打電視片等。應該多為孩子安排一些較文靜的活動,如下棋、畫圖、製作航模、看書等。除此以外,家長還可安排時間,每天與孩子一起靜坐2~3次。靜坐的時間可從5分鍾到15分鍾,根據年齡及具體情況不同而作不同安排,還可根據情況在原有基礎上增加時間。靜坐的方法是父母與孩子麵對麵而坐,不言不語,不思不想,不東看西看,雙手放在膝上,相對而坐,堅持得好,可給表揚。這對多動症的不安寧行為的矯正很有幫助。但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
5.感統訓練
感統訓練是從美國和我國香港、台灣等地引進到北京、鄭州的一種特殊訓練,用於有多動症及學習技能障礙的兒童。有理論證明,認為這兩種疾病的患兒,常有協調不佳,共濟失靈,感覺過分敏感,因此表現為四肢動作笨拙不靈,如係鞋帶、扣紐扣等協調不好,跳繩、拍皮球時雙腳雙手配合失靈。注意力容易分散。實踐證明,係統訓練可以改善以上狀態,幫助患兒減少多動,增強注意,提高學習能力。但感統訓練需有特殊設備,固定場所,不是每位多動症患兒都有條件參加的,因此可以選擇其中若幹項目在家中進行訓練。有哪些項目呢?有拍皮球、跳繩、踢毽子,俯在地上對著牆推球,沿著地上直線來回跳躍等。所有項目加起來共進行30分鍾,每天一次,可以起到類似感統訓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