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計劃(nursing planning)是護理程序的第三個步驟,是以護理診斷為依據,以盡快恢複病人的健康為目標。護理計劃使護理活動有組織、有係統地進行,包括排列護理診斷的順序、設定預期目標、製定護理措施和構成護理計劃四個方麵內容。
一、排列護理診斷順序
由於護理診斷往往有多個,因此應首先明確處理護理診斷的先後次序,護士可以把提出的護理診斷按主次分為首優、中優、次優進行排列,分出輕重緩急,從而有條不紊地、有重點地工作,先解決主要矛盾。但這並不意味著隻有將首優問題解決後才解決其他問題,護士可以同時解決幾個問題。
(一)首優問題
首優問題(high priority problem)是指威脅病人生命,需要立即解決的問題。如體液不足:與消化道大出血有關;有窒息的危險:與大量咳痰、咯血有關。
(二)中優問題
中優問題(medium priority problem)是指雖然不直接威脅病人的生命,但給其精神上或軀體上帶來極大的痛苦,嚴重影響其健康問題。如活動無耐力:與心排血量減少有關;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長期臥床有關。
(三)次優問題(yplo wriori troblem)
是指人們在應對發展和生活中的變化時所產生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不是很急迫或需要較少幫助即可解決。但並不是說這些問題對病人不重要,而是指在護理工作中可以最後考慮。如營養失調、高於機體需要量、肥胖:與進食過多有關。
在對護理診斷進行排序時應該遵循的原則及注意事項:優先解決危及生命的問題;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進行排序,優先解決低層次的需要;在與治療護理原則無衝突的情況下,病人主觀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可優先考慮;一般認為現存的問題應優先解決,但有時潛在性問題以及有危險的問題並非都不是首優問題,應根據其性質決定其排序。
二、設定預期目標
護理目標(nursing goals)又稱預期結果,為的改變,也是護理效果評價的標準。
(一)目標的分類
根據實現目標所需的時間長短將護理目標分為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1.短期目標 短期目標(short termgoals)指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幾小時或幾天)要達到的目標。例如,3天後,病人能獨自下床行走50m。適用於住院時間較短、病情變化較快者。因短期目標具有見效快的優點,故有利於護患雙方產生成就感,利於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
2.長期目標 長期目標 指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實現的目標。例如,病人在臥床期間皮膚完整無破損。長期目標有利於護士針對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采取連續的護理行動。但因實現目標所需的時間較長,不利於雙方產生成就感,因此護士在為病人製定一個長期目標的同時,應需要一係列的短期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一係列的短期目標不僅可以使護士分清各階段的工作任務,也可以因短期目標的逐步實現而增加病人達到長期目標的信心。
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在時間上沒有明確的分界,所謂的“長期”、“短期”是一個相對概念,有些護理診斷可能隻有短期目標或長期目標,有些則可能同時具有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二)目標的陳述方式
目標的陳述結構包括主語、謂語、行為標準及狀語(時間和條件)。
1.主語 主語主要指服務對象,包括病人、孕婦、產婦、病人家屬等,也可以是病人的生理功能或其機體的一部分,如病人的皮膚、體重、尿量等。有時在陳述中主語可以省略,但邏輯主語一定是服務對象。
2.謂語 服務對象要完成的行為動作,即行為動詞。該行為必須是可觀察到的,如說明、演示、行走、告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