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對弟子說,你們看著,我讓山走到我們麵前。然後,他對山說:山,走過來吧。人們注視了很久,發現山還在原處,絲毫沒有移動。先知說,既然山沒有走過來,我們走過去吧。
多年來,人們以為這不過是一個笑話,一個荒唐的假設。沒思索出其中的哲理。
從這個命題的表麵上看,是山到底能不能過來,它的底蘊怎樣與山彙合。先知的用意不在命令山,而在說明怎樣才能見到山。
人生的所有目標,都可以比喻成山。而怎樣與山彙合,則是方法和過程的問題。不要以為隻有先知向山發出過祈使的指令,麵對一個目標,人人都發出過這樣的指令。
高考的孩子在心底無數次呼喚:山(大學)請過來。比賽前的運動員、買彩票的人、戀愛的人、生意場上的商人,不都在說:山——成績、財富、愛情——你過來嗎?
在實踐一件事情之前,先期望它成功,尤其期待具有偶然性的成功,不就是“山,走過來”嗎?然而,正像先知和他的弟子所看到的,既然連山都不肯過來,財富、榮譽和愛情為什麼會“走過來”呢?
這時,先知所說的貌似自我解嘲的第二句話就顯示了樸素的真切性——讓我們走過去吧。這是命題的核心。它提示了夢想的謎底是實踐。見出先知並不比我們更蠢,而是更聰明。
在“山不過來,我們就過去”這一命題中,了解實踐的重要性並不難。而將它置入人際關係的語境,則另有一番天地。人在職場、商場難免有競爭,競爭就有對手。人與人如此,國與國亦如此。團結別人和化解怨恨意味著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用經濟學的話說,叫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結構。如果在人際關係上煩惱,耗費很大精力,便是資源的浪費和人際結構的惡劣化。在交往方麵,不僅僅是直爽好還是含蓄好的問題,要點在於均衡。無論得罪了什麼人,或被別人所誤解,都不要指望“山走過來”。山永遠也不會走過來,始終在原處。那我們走過去吧,這一點最難。有人不願走過去是因為等山走過來,有人不走的理由是“憑什麼我要走過去?它為什麼不過來?”對方同樣也這樣思考問題。因此,人和山永遠也不會彙合到一起。在這種語境下,我們咀嚼先知和山與弟子的對話,不僅深邃,而且親切。當年中美關係解除冰凍期的時候,尼克鬆就是說著這番話來到了中國。美國人中間還流行一句話:“如果打不過他,就要和他結為好友。”這是“山走不走過來”的延伸版。譬如許多公司競爭不過對手,就主動與其合並,共同占有市場。
走過去幹什麼?去見山,去實現所有的目標。它不僅在倡導行動,更在倡導節省成本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