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碳排放量觀察人類的活動,會看到許多不公平或者叫愚蠢。比如說,人看一朵鮮花好看,看也就看了,鮮花不會長到你頭上,你也變不成花站在泥裏。而如果大施機巧,用彩緞織上花之紋樣,穿在身上,實在不必要。穿了花衣服的人仍然是人而不是花,而彩緞的產生,也是碳排放量的產生。
鮮花的彩緞僅僅是一個小寓言,人類自作多情的事情多不勝數。2008年,我應德國外交部邀請,駐訪斯圖加特一個月。這裏是大眾、保時捷和寶馬的故鄉,但街上車並不多,比人們想象得少得多。斯圖加特的市民不是買不起車,他們認為——隻為了一個人或兩個人的出行開一輛車上街,有悖環境倫理,太囂張太過分了,付出太多的碳排放量。所以,當你來到斯圖加特的地鐵和輕軌站,發現人比罐頭裏的魚還多。洶湧的人流在公共交通工具裏麵,減輕心裏掛念的欠地球的債務——排碳。
在那裏,我明白了小氣的德國人在所有燈座上安裝節能燈的緣由——減少碳排放,也明白他們夜晚的城市常常沒什麼燈光,像防備空襲一樣,都是為了減碳。燈光通明的城市有什麼好?給誰看?通明的代價是什麼?
如果燈光通明的代價是個人多支付電費,或商家、政府多支付電費,那隻是小代價。大的代價也是不可逆的代價是煤轉化為電,大量排碳,無辜的地球承擔了太多的溫室氣體。
在斯圖加特,許多人騎自行車飛馳於綠色的鄉野,他們宣揚的實為一種新道德,即出行不排碳的道德。如果道德可以分為大道德和小道德,小學生見老師敬禮隻是小道德,隨地撒尿也隻是小的不道德,最大的道德是人對地球的責任。儉樸是長遠的美德。
“責任”這個詞非指人建設地球,千萬不要再對地球施以建設,“責任”是說人對地球生態的尊重,核心是減少碳排放量。人活下去,也讓地球活下去。“責任”的含義還包括:減少、延緩以及停止人對地球所欠下的高額債務,人人過一種少碳或無碳的生活。
從這個思路說,人可以檢點的地方太多了。舉例說,我長期使用打印機紙的正反麵,跟錢無關,跟環境有關。人之寫字,已經有些多此一舉,白紙隻用了一麵就扔掉,未免可惜。還有,我賣報紙的時候,捎帶好多紙盒,比如牙膏、藥盒的紙包裝。為此,我受到收廢品人的譏笑,他們說,100個牙膏包裝盒也賣不了一塊錢,你怎麼這麼貪財呢?隨他們說,我心裏有數。這些小包裝如果隨垃圾扔掉,將身陷萬劫不複之地,賣紙,還可以化為紙漿再利用,背一個“吝嗇”的罵名值得。這些零零碎碎的小紙盒曾經是樹,憑什麼躺到垃圾堆裏?
當然,這個話題可以越說越大。我的一個朋友承包了遼寧大廈的垃圾,垃圾有什麼值得承包的呢?因為這裏每年有無數會議召開,垃圾口每天吐出散會之後的小山般的會議材料,A4或B5的紙張。少發或不發材料,讓寫材料的人寫得短一些都屬於美德,也算公益事業,都符合人對地球所承擔的倫理責任。
排碳,當然不隻是坐小汽車、點白熾燈、扔掉牙膏包裝和材料寫太長造成的,過度的衣食住行都導致過量排碳,這隻是就人的生活而言。而經濟格局裏麵落後的設備、多餘的產能正在導致更多的碳排放。
這是一些看得見的現象,人們心裏都明白,隻是還沒有形成減碳的習慣,因為我們還不覺得多碳是極大的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