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把敵人變成自己人(1 / 2)

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他就會甘於平庸,庸碌無為。有了對手,才會有危機感,才會有競爭力。有了對手,你便不得不奮發圖強,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銳意進取。否則,就隻有等著被吞並、被替代、被淘汰。

所以,我們很多時候需要感謝對手,感謝自己的“敵人”,是他們讓我們發憤圖強。因此,一個有心計會算計的人不會視對手為眼中釘肉中刺,而是會想方設法地把對手變成自己人。在他們失意的時候和他們握一握手,也許他們就會感懷於心,沒準還會為你所用。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這樣一個有心計,會算計的人。

公元959年,趙匡胤坐上了皇帝的寶座,當上了宋朝的皇帝。而此時,那些當年和他一起征戰天下的石守信、王審琦等大將門都是各個手握兵權的實力派,這對於還未坐穩皇位的趙匡胤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一天不把這些人的兵權解除,自己就一天不得安寧。

為了徹底除掉自己的這塊心病,趙匡胤想出了一招兒,這一招就是流傳千古的“杯酒釋兵權”。

一次,趙匡胤在宮裏舉行宴會,宴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喝酒。席間,趙匡胤命令下人退出。然後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在座的各位見皇上竟然如此這般,都連忙拿起杯子回敬趙匡胤。此時,趙匡胤開口了:“各位大臣,如果沒有你們的浴血奮戰,恐怕我趙匡胤永遠沒有坐上皇位的這一天。你們為大宋帝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身為一國之君,我對你們的付出實在是感激不盡。但是不瞞各位說,我這個皇帝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我也有我的難處,自從我登基以來,我就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還不如你們這些駐守在各地的節度使自在!”

石守信等人被趙匡胤的話給說蒙了,於是便連忙問道:“不知皇上是在為何事發愁呢?”趙匡胤看了看在座的每一個人,然後一字一句地說:“這還不明白嗎?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

石守信等人這才聽出了趙匡胤的意思。頓時變得恐慌起來,都紛紛跪在地上勸慰趙匡胤道:“陛下您這樣想真是多慮了,如今天下已定,還有誰敢對陛下三心二意呢?”

趙匡胤連連搖搖頭說:“像你們這樣的忠臣,我當然是一百個放心。但是你們敢保證你們的部下也和你們一樣嗎?隻怕你們的部下當中會有人不這樣想吧。要是他們為了獲得榮華富貴而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恐怕是你們想不幹都難吧?”

此話一出,眾位大臣的心頓時都提到了嗓子眼兒。這不是明擺著皇上不信任自己嗎?大家頓時都了不祥之感,於是驚恐之中,連連磕頭,含著眼淚說:“陛下英明,我們都是粗人,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望陛下指點一二。”

看見這些大臣們一個個都心生惶恐,趙匡胤不免心中大喜。他趕忙說道:“你們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閑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然後安度晚年,這樣不是很好嗎?”此時,大臣們都知道了趙匡胤的真實意圖,但是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違背皇上的安排呢?

縱使心裏有一百個不願,也不得不裝成一幅開心的樣子,磕頭跪謝皇上的英明指點呀!

要說趙匡胤這招兒可真是達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第二天一上朝,那些大臣們每人都遞上了一份奏章,聲稱自己年老多病,請求辭職。這當然是趙匡胤最想聽到的話了。於是,他馬上都一一批準了。就這樣,趙匡胤收回了他們手中的兵權,為自己解除了心腹大患。

除了那些對他有潛在威脅的開國功臣以外,趙匡胤在當初打天下的時候,還有過很多敵人。按理說,趙匡胤當了皇帝以後,一定會對自己昔日的敵人打架屠殺,以做到趕盡殺絕,不給自己留下任何後患。可是,在趙匡胤看來,那樣的做法實在是有些愚蠢。他認為能夠把敵人變成自己人才是對待敵人最好的辦法。

公元971年,趙匡胤打敗了叛亂多年的南漢的劉後主,萬般無奈之際,劉後主不得不投降了。這個當初的死敵著實是把趙匡胤弄得焦頭爛額,可以說為了鎮壓劉後主的叛亂,趙匡胤耗費不少了兵力和心力。趙匡胤對於這個死敵也是恨得咬牙切齒,甚至也發過毒誓,倘若這個劉後主落在自己手裏,一定會把他千刀萬剮,讓他不得好死。所以,對於如何處置這個劉後主,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建議趙匡胤把他殺了,以泄眾怒。

可是,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趙匡胤並沒有那麼做。他不但沒有殺害他,反而賜予了他一個極高的地位,同時還邀請他入殿喝酒敘情。趙匡胤這樣的決定別說是讓大臣們難以理解,就是劉後主自己也是不敢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