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相處,難免會有口舌之爭,如果繼續激化就會有影響彼此感情的危險甚至彼此從此將會成為仇人。這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大忌。對待這樣的矛盾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一個處世圓融的人會想方設法將這種爭執化解於無形之中,從而避免把關係越處越僵。他們的處世態度就是以和為貴,當收輒收,給別人一個台階下,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好感,人緣自然就會提高了。
處世圓融之人都是十分有心計的人。他們總是會算一筆聰明帳:當與人發生爭吵時,即使你是對的,對方是錯的,對方也不會當即承認你是對的。他會竭盡全力為自己掩飾,並且不失時機的向你發動攻擊。原因就是因為你讓他失了麵子。所以,在遇到此類事情時他們總會留一手,而不願步步緊逼,在關鍵時刻給人一個台階下,你好我也好。
著名的日本鬆下集團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就是這樣一個有心計,會算計的人。
鬆下幸之助被稱為是日本的“經營之神”。因為在他的管理下,他把鬆下集團打造成了聞名世界的國際集團。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管人,鬆下幸之助是如何管理他們的員工的呢?
很多人都知道,鬆下幸之助的嚴厲是出了名的。如果有誰做錯了事,犯了錯誤,被鬆下幸之助知道後,他會毫不留情地把他訓斥一頓,有的時候竟然會不顧自己的形象而破口大罵的。他的厲害很多員工都領教過。也許有人會覺得被他罵的員工一定會在心裏記恨他,對他滿腹怨言,但是這樣的事卻從來沒發生過。那些被他罵的人不但沒有一絲不滿,反而比以前更加努力了。難道鬆下幸之助有什麼三頭六臂嗎?
有一次,一位廠長做錯了事情,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鬆下幸之助知道後,當然是怒火中燒,他認為犯這樣的是極其愚蠢的。接下來就是一頓臭罵。此時站在一邊的廠長被嚇得渾身不停地抖,可是鬆下幸之助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反而聲音更加大了,而且還用手裏的火鉗猛敲火爐,把火鉗都敲彎了。這位廠長由於受驚過度,當場昏了過去。
待他蘇醒後,鬆下幸之助變得溫和多了,對他說:“這火鉗是為你而敲彎的,你可以回去了,但是必須弄直它才能走。”廠長這才鬆了一口氣,心想不就是把火鉗弄嗎,太簡單了。
於是,鬆下幸之助就叫司機把他送了回去。到回家後,司機又按鬆下幸之助的吩咐,把整件事情告訴了廠長的夫人,並且囑咐她要看緊廠長,不要讓他做傻事。
幾天過去了,鬆下幸之助打通了廠長的電話,對他說:“昨天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以後好好幹就行,另外我道那根火鉗你弄直了嗎?”
“弄直了,弄直了。”廠長連聲回答。
聽他這樣說,鬆下幸之助又安慰了幾句,然後就把電話掛了。
這件事情可以說是深深地觸動了這位廠長。他對於自己的過錯而深感內疚,卻並沒有因此而嫉恨這個把自己罵得狗血淋頭的鬆下幸之助。反而心中還對鬆下幸之助產生了崇敬之心。懷著對鬆下幸之助的崇敬之心,這位廠長一改往日的散漫習性,開始變得認真起來。他拚命地工作,再也沒有出現任何失誤。
而這些改變也都被鬆下幸之助看在了眼裏,於是鬆下幸之助很快就提拔了這位廠長。這位廠長也沒有辜負鬆下幸之助對他的期望,最終成為了鬆下集團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當有人問他為何會得到提拔時,他說:“我要感謝那個火鉗,如果當初鬆下幸之助罵完我扭頭就走,置我於不顧,也許我不會在這裏呆到今天。他給了我那個火鉗,其實是給了我一個台階,也正是因為這個台階,使得我走到了今天。”
本傑明·富蘭克林所說的:“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是空間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爭論對雙方來說,沒有任何的好處,遇到與人發生爭執時,不妨努力使自己去了解對方,給他人留足麵子。爭論無益於友情,在爭論的影響下產生的結果隻有兩種:一是越來越堅信自己所持觀點的正確性;二是基於麵子即使意識到自己錯了,出於維護自尊心也不會向他人低頭認輸,加之人固執的本性,雙方的距離會越拉越遠,爭論結束也就意味著友情破裂。”
如果想在批評中改變他人的看法或態度,那麼你錯得就有些太離譜了。每個人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優越感,總將自己的優越性帶進與人相處的社交當中,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有些人能夠主動服軟給人一個台階下,有人會認為很沒有麵子,而且也很懦弱。其實,這種看法完全錯誤,那並不是懦弱的象征,而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可供稱讚的美德,是一種超越“優越”與“權威”的體現,也是在社會上即將取得輝煌成就的前兆。
左腦心計 右腦算計
雙方的立場已不再是開始時的並列,而是為雙方共同設立了一個“敵人”。普天之下有一種人人緣最好,就是關鍵時刻給他人留個台階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