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見此情景,情急之下,便將諸葛亮拉到了自己的密室裏。劉琦心想,這裏是自己的密室,應該不會走漏風聲。沒想到諸葛亮還是不肯說。於是,他又以請諸葛亮到他的樓上看古書為由,把諸葛亮帶到了一座小樓上。隻見他跪在地上哭著說:“我幾次向您請教自救的好計策,您怕泄漏,不肯說,今天在這裏,上不著天,下不沾地,您說的話,隻有我一個人聽到,您就放心地談吧!如果您還不肯談,我隻好現在就死在您的麵前了。”諳葛亮沒有辦法,就教他去向劉表請求帶兵鎮守江夏,以此達到避禍的目的。劉琦聽後大喜,很快就啟程了。他這走果然是個好事,劉琮見他遠走高飛,便沒有再繼續為難他,劉琦因此而躲過了一劫。
好漢不吃眼前虧,識時務者為俊傑,有時候還要學會避禍自保,避免與敵手正麵相撞,使自己得不償失。
蜀將薑維與魏將鄧艾交兵與祁山一帶,戰事打得異常艱苦。而後主劉禪卻在後方貪戀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無一不憂心忡忡。
因此很多人都棄蜀而去。沒有了忠臣賢士,便是小人當道了。有個名叫閻宇的右將軍,此人著實一個酒囊飯袋之徒,卻因善於巴結宦官黃皓,而身居高位。
他聽說薑維在祁山戰鬥不利的消息,為了搶戰功,便求黃皓向劉禪進言說:“讓自己代替薑維與魏軍作戰。”昏庸的劉禪二話不說就頒布一道詔書將薑維召回了。而此時正是薑維進攻魏軍之際,眼看就要勝利了,卻忽然之間一天三道詔書,命他班師。薑維雖然氣得暴跳如雷,可是君命難違,隻好撤兵了。
薑維回宮後打算麵見劉禪,可是劉禪卻拒不上朝。
這讓薑維感到十分疑惑。一天他在路上遇見了秘書郤正。薑維便問他道:“主公要我班師,你知道是為什麼嗎?”郤正大笑著道:“看來大將軍到現在還蒙在鼓裏啊。這是黃皓為了讓閻宇立功,而請求朝廷讓你班師回朝的。後來又聽說鄧艾善於用兵,估計閻宇不是他的對手,這事也就擱下了。”薑維一聽,不由大怒:“我一定要殺掉這個奴才!”郤正趕忙勸阻他說:“大將軍縱然有千般委屈,也不可感情用事呀!萬一觸怒了主公,恐怕您性命不保啊。”薑維想了想,說道:“先生說得有道理,此時我不宜衝動行事。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第二天,劉禪與黃皓在皇宮的後花園裏設宴飲酒,酒興正酣之際,薑維帶了幾個人走了進來。由於早有人向黃皓通風報信,一聽薑維來了,黃皓便慌忙躲到了一個角落裏。薑維來到亭下,叩拜後主,流著淚說:“臣將鄧艾已圍困在祁山,陛下接連降下三道詔書,召我回朝,不知陛下是什麼意思?”劉禪默默不語。薑維又說:“黃皓奸邪狡猾,專擅朝政,與東漢末年那些禍亂國家的宦官沒什麼兩樣。隻有把此人殺掉,朝廷才可以安寧,中原才可以恢複。”劉禪不以為然地說道:“黃皓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臣,做不了什麼大事,你大可不必把他放在心上。”薑維聽劉禪這麼一說,更是氣急交加,他憤憤地說道:“黃皓一日不除,災禍就無法避免啊!”劉禪見薑維如此氣憤,也來了氣,厲聲說道:“你堂堂一個朝中重臣,難道連一個小小的宦官也看不順眼嗎?”說著便命黃皓出來向薑維叩頭請罪。
黃皓連忙下跪,哀求:“我隻不過是伺候皇上的奴才,不敢幹預朝政。將軍千萬不要聽信傳言。”薑維無奈之下,隻得退了出去了。
見到郤正後,薑維便這一切都告訴了他。郤正臉色一變,急忙說道:“將軍今天去見主公真是有些不明智啊。那黃皓定然會在主公麵前說你的壞話,你還有好日子過嗎?依在下之見,還是趕快尋求自保之處吧。”薑維便問道:“先生可有主意?”
郤正低聲說:“在隴西有一個名叫遝中的地方,那裏土地肥沃。將軍何不仿效諸葛武侯屯田的事,上報天子,前往遝中屯田?這樣,一可以收獲糧食以供軍中之用,二可以奪取隴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國軍隊不敢對我漢中輕舉妄動,最後,將軍在外握有兵權,誰也不敢算計你,可以避禍。這就是保國安身的辦法,將軍還是趕快行動吧。遲了就來不及了。”薑維大喜。
第二天,薑維便向劉禪上表,要求去遝中屯田,劉禪果然答應了。
薑維這一走,實乃是躲過了黃皓的陷害而安身保命了。
左腦心計 右腦算計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是有心計,會算計的表現。明知自己勢不如人還要硬上,可謂是愚蠢至極。“成功之道,羸縮為寶”,進退伸縮,皆為成功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