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阿瑪”打人事件和以往明星們打人事件中看出,如今的有些藝人是多麼世故圓滑和唯利是圖,這似乎已經成為演藝人的共同特點,除了隨意發火罵人到打人,他們還有逃稅的,因為不滿出場費而罷演的,愚弄觀眾的,比比皆是。他們感興趣的似乎隻是自己當下的利害得失,而對抽象的意義和普遍的真理缺乏信心。就張鐵林打人事件來說,一個喜愛他的影迷宗先生看到了他,也許這對於宗先生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恐怕一輩子也想不到竟然會在這裏遇到自己喜愛的影視明星,於是激動之餘發短信告訴自己的朋友,並且讓朋友帶幾瓶礦泉水來——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幾瓶礦泉水說明了什麼?說明宗先生為了能多看一會兒心目中的偶像,竟然都想到了要帶幾瓶礦泉,以備饑渴之用,這是一個觀眾對心目中的明星愛戴的一種表現。也許宗先生也萬萬沒有想到,會被自己的偶像暴揍一頓,並且是打倒在地,也許“皇阿瑪”張鐵林在他腦海中根深蒂固的美好形象在瞬間即逝,蕩然無存;也許宗先生會因此而失望、傷心一輩子;也許這會成為他一輩子的噩夢……
藝術家的作品是心靈的鏡像,人們愛戴一個藝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心地淳樸善良,是因為他們像愛親人一樣愛自己的觀眾或聽眾,是因為他們毫無保留地把心交給了觀眾或聽眾,我們也能強烈地感受到他們心靈的溫熱和美好,他們愛一切值得愛的人和事物。而我們現在有些藝人,諸如“皇阿瑪”張鐵林之流,似乎看來根本就沒有一點點仁愛和善良。在他們看來冷漠和殘酷似乎離表演藝術更近,而愛、憐憫、善念則幾乎是一些反影視藝術的落後而可笑的原始情感。而在他們的影視演藝的法典裏,“表演藝術”是高於一切的——它淩駕於意義、情感、道德和價值觀之上,憑借著演員藝人放縱的想象對世界和人物進行話語和行為施暴。
一些可憐的“著名影星”習慣於自吹自擂、自賣自誇、自滿自得、自娛自樂。人世間有真藝術家也有假藝術家,有大藝術家也有小藝術家。小藝術家追求一己之利益,大藝術家追求大眾之利益;小藝術家隻看見眼前的微不足道的利害得失,大藝術家卻懂得為民族和人類的前途計深遠。與心胸狹窄的“小”藝術家比起來,大藝術家的心胸寬廣如遼闊的平原;與像偽鈔一樣的假藝術家比起來,真藝術家是色正質純的赤金。這真是天壤之別,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語。
張鐵林是在出演的電視劇《平常心》的攝製組所在現場出手打人的。我不知道《平常心》是一個什麼樣的影視劇,但我想總是使人積極向上的,是啟迪人要以一顆平常心來麵對生活和人或事。可是,張鐵林有一顆平常心嗎?如果他懷著一顆平常心的話也不至於去毆打別人,既然自己都失去了平常心,還怎麼去飾演好《平常心》呢?這不是扯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