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麻木的中國人(2 / 2)

真的感覺有些人還真不如低級動物,無論在情感和良知上真的不如那些低級動物,我們常常會責罵有些人真是“禽獸不如”,可是有些人真的是不如禽獸。在禽售的世界裏,它們或許還有自己觀念。看過幾則感人的禽獸之間的情感紀實,倒是感到它們也有著自己的愛和恨,分明之極,有些美好的地方就是人也會歎為觀止。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我們社會的人格生態是極為惡劣的。殘酷的“改造”不僅傷害了我們的尊嚴,而且還嚴重地扭曲了我們的人格,導致了普遍的人格病變的發生。我們不再有探求真理的激情,不再有發現真理的自信。為了遠禍全身,我們隨時準備放棄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隨時準備接受被給予的結論。我們觀言察色或見風使舵,完全喪失了人之為人的獨立個性和自由意誌。如果說現代知識人格是給予型人格的話,那麼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占據主宰地位的畸形人格則是占有型人格。這種畸形人格有兩種表現形態,一種是權力型人格,一種是市場型人格,這是兩種在我們的時代頗為流行的人格模式——世故圓滑和唯利是圖是它們的共同特點,他們感興趣的隻是自己當下的利害得失,而對抽象的意義和普遍的真理缺乏信心。

“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學習雷鋒好榜樣”……這種樸實而偉大的人文情懷,在如今這個年代的一些人的心裏已經被殘酷地隳損,而後又在這個功利主義生活理念大行其道的時代,被當作一種過時的價值觀受到質疑。為什麼?究竟是為什麼?能不能想一想,我們倘若不想生活在恐懼的煎熬和絕望的折磨中,就必須把“過時的價值觀”當作一種消極的情感,就必須放棄對金錢和權利的錯誤的崇拜,就必須讓那些見義勇為式的新型人格成為我們社會的主宰人格,就必須更加清醒地認識“雷鋒式”的人物對於我們時代的價值和意義。

醒醒吧,這些麻木中沉睡的人,人非草木,有血有肉,有情有愛;如果少了血性,少了靈魂,那就是一具行屍走肉,和草木無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