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幸運是努力的花朵(體育競技)(3)(2 / 3)

比賽場上,高手雲集,更有誌在必得的同鄉雷蒙先生,連哈利凡頓都不放在眼裏,何況是他?可是,兩天的比賽下來,他卻猶如一匹黑馬,一路過關斬將殺到了第三名,和哈利凡頓,蒙德爭奪冠軍。最後一天的比賽,蒙德由於輕敵和疏忽,在第16洞時,將球打進了沙坑,又撞在樹上,死了。剩下他和偶像,在球場上拚殺。

最後三洞時,他以領先一杆。但是,在最後一洞時,哈利凡頓將球打到了洞的邊緣,而他卻打偏了。接下來一杆,哈利隻要輕輕一推,球就進洞,而他卻不一定。就在關鍵時刻,哈利走到他身邊說,孩子,別緊張,最黑暗的時候,也不要絕望。好好打,爭取一棒打進去。

他打了漂亮的跳躍球,小球一頭栽進洞裏。因為他領先一杆,所以他成了冠軍。他被歡呼的人們高高抬起,他卻四處張望,他要尋找哈利凡頓。最終,是哈利凡頓拎著行李找到他說,祝賀你,下次,我們繼續較量。

後來,他不僅成了一名業餘高爾夫冠軍,更利用自己的特長,成就了父親的願望——腰纏萬貫的商人。

無知也是力量

上個世紀40年代末,美國著名棒球運動員巴貝·魯斯因為身患重病,決定永遠退出賽場。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棒球明星,他所在的揚基棒球隊在紐約的一家棒球場,為他舉行了象征性的比賽。

巴貝·魯斯的最後一次出場,其中的意義當然非同小可,尤其是對新聞媒體來說。那天,聞風而動的記者們齊集棒球場外,靜等巴貝·魯斯的出場。在浩大的記者隊伍中,有一個叫奈特的小夥子滿臉緊張,攥著照相機的手時不時有汗水沁出。他是美國一家小報的抄寫員,因為體育版的攝影員生病,他就被派來了充當臨時的攝影記者。而奈特,以前從未拍過一張相片,現在卻要他拍出一張滿意的照片,對他來說無疑是難如登天。甚至,有一個了解他的職業記者嘲笑他說,你見過瞎子拍照麼?這句話更讓奈特感到無地自容。

這時,巴貝出場了,手裏拿著棒球棍作支撐,一個人慢慢地踱到了球場中。他一手緊緊握住棒球棍,一手緊緊攥著追隨他一生的棒球帽,身體孱弱的猶如風中的小草,昔日合身的3號球衣此時在他身上顯得是那麼寬大。人們看到,病魔早已將這個昔日叱吒風雲的明星折磨得不成人形。

這時,全場5萬餘人全都起身,向球王致以熱烈的掌聲。場外的眾多記者蜂擁而進,全都擠在壘間線周圍,這樣可以清晰地拍到球王的正麵。奈特本來也想跟著他們,但心裏忽然一動,球王現在的麵孔已經憔悴不堪,早已不是人們熟悉的臉孔了,更不是人們永遠想記住的麵容。能讓人們永遠記住的,隻能是巴貝·魯斯的球衣——揚基隊永遠的3號!想到此處,奈特疾步跑到了巴貝·魯斯的後方,拿著照相機四處尋找合適的角度。

這時,奈特從鏡頭看到對麵的記者隊伍中有了躁動。記者們仿佛沒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有人跑到球王身後去捕捉偉大的鏡頭,真是天大的笑話!愚蠢、無知等難看的字眼,一個接一個地砸向奈特。的確,奈特因為毫無攝影知識而違背了這種場合下的攝影常規。

奈特的心裏一陣刺痛,但,搭在快門上的手指,還是輕輕按了下去。

第二天,在《先驅報》的頭版上,出現了這樣一張叫做《向巴貝敬禮》的照片:球王站在棒球場上,眼前的一片繁華,和他落寞的背影形成鮮明的對比,仿佛又讓他想起曾經在球場上縱橫的自己。球王寂寞的心情,被這張照片詮釋得淋漓盡致,不得不讓人為之動容。而在這張照片的右下角,攝影者的名字叫奈特。

這張照片隨後被世界各大報刊轉載,被人們譽為體育新聞史上最著名的照片,並於1949年獲得了普利策大獎,也是獲得此獎項的第一張體育類照片。對攝影知識一竅不通的奈特,也因當天球場上的無知而一舉走紅。

對於這個偶然降臨的幸運,奈特這樣解釋:不得不承認,知識就是力量。然而,有時候,無知也是一種力量!

生命破蛹成蝶

會當水擊三千裏。在北京奧運會上,女子和男子10公裏馬拉鬆遊泳兩場比賽中,兩位選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