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孤寂落寞中旅遊以拯救抑鬱變異的心靈(1 / 3)

不想一錯再錯

不算是錯

不想罪上加罪

不應為罪

回到武漢後,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也沒有找到知心的朋友能傾聽我的泣訴,或安撫我傷痕累累的靈與肉。

白天黑夜,我隻能悶在空蕩蕩的家中無所事事,我不知道過了今天,明天該怎麼過。

我的心情越來越壓抑、沉悶,那些破碎的辛酸往事,如同黑雲壓城般的輾軋著我,有時讓我憂鬱得喘不過氣來。

我想去外地旅遊,看看外麵精彩的世界是否能在我遊曆中解脫我幾乎窒息的心靈。

我安排好了女兒和家中的事兒之後,獨自踏上了北京之旅。

夜晚,躺在列車上,聽著廣播中正在播放著笙簫笛專輯:蘇武牧羊、陽光三疊、鳳凰展翅、妝台秋思、喜相逢、蔭中鳥、鷓鴣飛……聽得令我心曠神怡。

接下來是二胡獨奏:長城隨想、二泉映月、空山鳥語、閑居吟、病中吟、良宵……這些如泣如訴命運悲歡離合的曲子,令我不斷憶起悲傷往事,淚濕滿巾。

天大亮了。

我走出北京西站,徑直來到天安門。

站在天安門廣場中央,放眼四周,我好似置身在朦朦朧朧的夢幻之中,思緒不禁飛回到25年前,我每天清晨聽鄰居在讀小學一年級的姐姐的朗朗書聲:

第一課,毛主席萬歲!

第二課,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

第三課,中國共產黨萬歲!

第四課,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事業的思想基礎是馬列主義!

第五課,我愛北京天安門!

第六課,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第七課,要鬥私批修!

第八課,一定要把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

參觀毛主席紀念堂。

隻見許多中老年朝拜者佇立在毛主席遺體前,泣不成聲地流著淚,瞻仰、鞠恭、祈禱……

人們對毛主席的愛戴和敬仰是發自內心深處的。

我也被深深感動得流淚,一代偉人,最終也免不了一死。隻是偉人即便死了,他還能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走出毛主席紀念堂,我情不自禁地想,假如我死了呢,有誰還能這麼惦念著我呢,恐怕僅隻有我生前的音容笑貌能存活在我女兒的心中。

參觀故宮,遙想當年的皇後、娘娘、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明爭暗鬥,成百上千宮女丫環們的積勞幽怨,這些女人們,個個漂亮嫵媚,婀娜多姿,風情萬種,但能有幾個是真正幸福的?又能有幾個幸免於死的呢?她們的生前身後事,都早已化作了過眼煙雲,而今不斷地在我腦海裏疊閃浮現著……

遊完故宮,我順便來到不遠處的紫竹院。

紫竹院內的天心湖原是故宮通往頤和園的運河河道的一段。當年慈禧太後坐船去頤和園,或從頤和回故宮,通常要在紫竹院這個地方休息片刻。這一方為“老佛爺”稍事休息而“敕建”的建築,其曆史自然並不悠久,也不太出名。

在紫竹院內沿運河東行,從西門進入,隻見紫竹搖翠、綠雲縈繞,宛若仙境;踟躕前行,漸聞潺潺之聲,得見天心湖,湖中有島,將湖一分為三。湖水蜿蜒曲折,意境頓覺深遠。湖堤綠楊垂枝,和風中婆娑起舞,姿態婀娜。近岸,有荷葉密布,碧翠欲滴,馨香悠揚。湖裏遊船、園中遊具、道旁長椅、院內房屋以及籬牆裝飾,都以紫竹製成或仿紫竹狀,顏色一例是清綠,新淡雅致,別具情韻。如果說“萬綠叢中一點紅”是勝景,那麼,在紅牆黃瓦的北京城中,紫竹院就是萬“紅”中的一點“綠”,算得上是遊覽休閑的佳境了。

我想,正是這清新的綠,往往在滾滾紅塵之餘能給人以生命的寧靜和一種複歸自然的感覺吧!

圓明圓太淒烈,中山園太呆滯,大觀園太做作,玉淵潭和陶然亭又太幽僻……都不及紫竹院的自然成趣。

我是懷著痛苦到紫竹院來尋找能安撫我的“精神家園”的。過去,我整天龜縮在高層鋼筋混凝土製成的“鴿子籠”裏,走在行人摩肩接踵的柏油馬路上,呼吸著被汙染的混濁空氣,聽各種機器的嘈雜轟鳴……

現在,當我獨自悠閑地坐在紫竹院內,我的內心深處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緒,一縷思念女兒的苦楚猛地朝我襲來,我恨不得馬上一口氣跑回家,摟著女兒好好的大哭一場。

我情不自禁的在院內的綠草地上坐著,聞著泥土的味道,放眼四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人為了那朝三暮四的追求,工廠在城市中膨脹,住房在地上擴張,煙囪把藍天染黑,星星和太陽在漸失光芒……總有一天,人們將到哪兒去尋找生命的處女地呢?

為了逃避人世的困惑與自己痛苦的侵擾,來到紫竹院,我才發現這裏才是適合我寄情山水的好地方。

一周後,遊覽長城。

漫步在城牆上,悠悠聆聽當今的歌曲《長城長》,不禁讓我回想起遙遠的秦皇時期,成千上萬的民工用血肉之軀修築著長城,有一位叫孟薑的民女不遠萬裏從遙遠的家鄉一路哭到長城,而後哭倒了長城的悲怨故事……

不知不覺,太陽鑽進了雲靄裏,長城內外霎時一片蕭瑟,寒冷的秋風吹打著我的臉和我的身心。

一位半瘋半癡的年輕女孩,一路上邊走邊手舞足蹈的用京腔大聲唱道:

長城長噢、噢、噢——

我愛嗨——你——你——你!

塞北的雪呀雪——

飄飄灑在呀長城上

啊……

這年輕女孩瘋狂也好,癡癲也好,她有感能言,有情就唱,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她活著,我行我素,快樂無憂!

我,還不及她活得灑脫,活得自由自在。

回到賓館,偶爾翻閱報紙,發現一則高校醜聞:北京某高校8名男生,竟然每人出資50元錢,合夥將一位“小姐”偷偷帶入學生宿舍集體奸宿。不料,第二天清晨,由於“小姐”不堪一夜的體力透支,在溜出宿舍大門時,昏倒在地,結果事情敗露了。

堂堂大學生,竟然集體在自己的宿舍裏嫖娼,不得不令人震驚。

然而,據說,這樣的事在極少數大學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現在,不但一些妓女暗娼三陪女侵入到學校,而且,少數女大學生為了貪圖享受,也不惜自己的人格與尊嚴,暗地裏做起了三陪女。

我在廣州、深圳、海南等地的一些娛樂場所暗訪期間,就認識了好幾位這類女大學生。她們認為,當今大學中的性行為早已是司空見慣了。她們將這種行為視作純屬於個人的私事,別人無權幹涉……

星期天,街上遊人特多,我避開熱門景區,信步遊逛京城的胡同。

中午,不知不覺遊到了老北京“青樓聚集區”的“八大胡同”。

這個位於大柵欄櫻桃斜街的明代建築,現在是“前門飯店招待所”。兩層環形小樓圍出一個類似天井的空間,格局獨特,加上有代表性的紅燈籠,基本顯示了其原來的“身份”。據招待所一位小姐講,這個招待所在曆史上一直是一間規模較大的妓院,因而常有中外遊客參觀,每天遊客達幾十上百人。

走進這家昔日老北京的“紅燈區”,我仿佛聽見往日那些青樓女子的歡聲笑聲和哭泣聲……

她們命運中的悲歡離合,令我站在天井裏作無盡的遐思……

我國曆史上,娼妓是以女性為玩物的色情行業。到了民國時期,由於國民黨禁娼有“術”,使娼妓花樣翻新,不但有經民國政府注冊的合法公娼,還有個體營業的私娼,還有藏在深巷老街的暗娼,還有四處飄零的遊娼,還有在鄉鎮拉客的土娼,還有“進口”的外國洋娼,把中國的娼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有人曾作過推算,全國當時至少有150多萬女性在從事賣身活動。僅北京城剛解放時,全市就有224家妓院被封閉,抓獲妓院老板454名,集中妓女1316人,其中妓院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這八大胡同。

當然,在這些人群中,有很多良家女子是被迫的。有的曾經紅極一時,為老鴇賺了不少金銀財寶。但歲月無情,人生易老,不幾年就像凋謝的鮮花漸漸失去了迷人的魅力,嗜錢如命的老鴇和花錢如流水的男人們也就慢慢地疏遠了她們,將她們趕出妓院,任她們自生自滅。解放後,新中國掀起全麵封閉妓院、橫掃明娼暗妓、徹底改造妓女的運動,才將這八大胡同的妓女們拯救了出來,使她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而今,社會發展了,隨著改革開放,隨著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的引進,腐朽的腥蠅也隨之滲入,腐敗沒落的娼妓又沉渣泛起,又有多少年輕漂亮的女人在重蹈著昔日娼妓們的悲劇之路啊!

遊完北京,回到武漢,寒冷的冬季來臨。

春天離我還很遙遠。

我的心情越來越糟糕,被某種說不出的苦寒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嚐試著撥打電台的“心語傾訴”、“午夜時分”、“男女對對碰”等心理節目,也曾撥打過聲訊台的“人生漫談”、“情緣真理”、“真情告白”、“快樂秘笈”等聊天節目,但得到的答複都是千篇一律枯噪無味的公式化的應酬用語和勸說,並不能從我心底的深淵將我拯救出來。

我又嚐試著以旅遊的方式來解脫自己,讓自己在名勝風景中尋求一點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