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孤寂落寞中旅遊以拯救抑鬱變異的心靈(2 / 3)

我帶著一種苦痛的心情遊覽雲南麗江。

我坐在飛機上,從機窗看出去,在雲海的起伏中,有黑色的雲浪在藍天白雲中翻滾。我很驚奇,拚命地看,但待到太陽稍亮,才發現剛才的黑雲不是雲,是山。

原來這裏的山早已高出了雲端,讓我忽然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在我走出機場,抬眼環望四周時,一座座尚未睡醒的霧氣蒙蒙的群山之中,有一個高出的山峰發出熠熠的銀光,在黛青的群山背景之上,顯得通體透明,富有靈性。

這座山,就是人們喜聞樂道的玉龍雪山。

第二天,遊覽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高聳入雲,壯麗無比,它由13座雪峰組成,如同13把銀色寶劍直指藍天。

玉龍雪山最高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以上,終年積雪。由於陡峭難攀,險峻異常,變化莫測,是世界上攀登難度最大的絕峰之一,至今仍為處女峰,未被人類征服。國內外曾有17支登山探險隊攀登均告失敗,許多登山隊對此山一直躍躍欲試。

玉龍雪山雪域風景位於海拔4000米以上,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13座雪峰峰峰相連,披雲帶雪,氣勢磅礴,像一條銀色的玉龍在永恒地飛舞,洋溢著一種雄偉奇麗的俊美。

從甘海子雪花山莊西行5公裏,便來到雪山腳下的下部站,這裏是雪山大索道的起點站,海拔3300米,坐索道上行,可以遠眺甘海子、白水河、黑水河、犛牛坪、雲杉坪、玉峰寺、茶花院、高山杜鵑園等風景名勝。

上到索道頂峰站,走出索道,進入雲杉坪風景區。

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古木參天,在林蔭之間,有一條以木板搭建的棧道曲折蜿蜒地向前延伸著。

在原始森林的盡頭,有一片遼闊的雪域草原展現在眼前,與雪山輝映,幽靜天然。

這裏生長著蟲草、木香、雪茶、雪蓮、貝母等珍貴藥材和鬆、杉、杜鵑、山茶、蘭花等奇花異卉。

雪域草原周圍,有彝族、藏族等村落。村民以牧業為生,民風古樸,日子過得悠閑自得,與世無爭。

我想,假如我要是生長在這種世外桃源的地方,或許我就不會遭遇人生中的許多痛苦和煩惱。

第三天返回麗江古城。

在清晨高原陽光清澈的照耀下,我走在麗江古城的青石板凸凹不平的街巷裏。

我悠然清醒地在接近著一個古老的過去,反而不去追懷古想了。

我漫步在彎彎曲曲流水潺潺的窄窄的古巷,任晨風中溪邊的垂柳輕輕撫摸著我的臉頰,任古老而又年輕的霞光暖融融地照耀著我鬱悶的身心,任溪流兩岸的舞榭歌台多情的應笑著我有感而發的縷縷情懷……

麗江古城有別於中國任何一座古城,是中國曆史文化名城中惟一沒有城牆的古城。

古城古樸自然、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街道布局中“曲、幽、窄、達”的風格,體現了融漢、白、彝、藏各民族精神,而又具有納西族獨特風采的特點。

古城所有的街和道都是用五花石鋪成,石板路麵斑痕累累,深淺不勻,凸凹不平,這是經曆了幾百年來人踏馬踩而留下的痕跡。

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時代的民居建築,多為土木結構的瓦屋樓房,也有不少四合院。

古城的橋有木橋、石板橋,因水係不同而各有特色,有大石橋、萬子橋、百歲橋、南門橋、淺水橋。

參觀古城的四方街、木府、萬古樓、玉泉公園、麗江壁畫、東巴文化博物館,欣賞納西古樂演奏會,這座古城的古老、優美,讓我無盡的遐思。它的博大,它的完整,它的神奇,不僅是我讀不完、看不透文史哲理,我甚至完全喪失了對它好奇和神往與探究的衝動,我隻能沉醉於她玉汝天成的美妙韻律之中。

我無法讀懂麗江古城,倒是麗江古城在融我於她溫馨優雅而又神秘博大的胸懷。

乘著我我遊覽麗江古城的興致,我繼續去遊覽位於四川省境內聞名於世的神奇的九寨溝。

從成都出發,乘車沿岷江兩岸上行,經汶川、茂縣、鬆潘、漳臘、雪山,傍晚時分,總算到達了目的地——九寨溝。

關於九寨溝,有很多傳說。

導遊在路途給我們介紹,九寨溝這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前,山上沒有樹木,地上也沒有水流,方圓幾千裏一片荒涼。不要說人,就是飛鳥走獸都沒有。

相傳觀世音菩薩不願讓這裏一直是荒原,就派男山神達戈和女山神色莫在這裏開天辟地後,當守護神。色莫便想搬到人間瑤池黃龍寺去,但忠於職守的達戈不肯,為了彌補這一缺撼,便把一麵水晶石鏡子送給色莫。色莫賭氣地把鏡子用力摔在地上,頓時碎成了108塊鏡片。

此時奇跡發生了,那108塊鏡片瞬間變成了108個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湖泊。

不久,在湖泊的周圍和山上,長滿了各種樹木和花草,因此也引來了各種飛禽走獸。

而被摔鏡時反射出來的亮點,也隨之變成了一道道瀑布。

原來,這是觀世音菩薩使的法術。達戈笑著對色莫說:“有菩薩保佑,你總該滿足了吧!”

這裏還傳說,因為住著九座藏族兄弟的寨子,九寨溝因此而得名。

在方圓600平方公裏的地方,分布著108個大大小小的湖泊。

藏族人把湖泊稱作“海子”。

我見到的第一個海子叫“鏡海”。

鏡海靜靜地躺在一座狐形的山峽裏,四周生長著墨綠、蓊鬱的原始森林。

鏡海纖塵不染,微波不興,藍天、白雲、遠山、近樹,倒映在晶瀅剔透的水中,仿佛比真實的景物更清晰、秀美。水中虛像與岸上實體,在絕佳的冷調色彩中,使人如入夢幻仙境。

遊覽“臥龍海”時,我立即被“臥龍海”的奇景驚住了。此時,山風驟起,湖水波湧,隻見海子裏一條數十米長的臥樹形成的水中玉龍正在搖頭擺尾,張牙舞爪,仿佛隨時就要騰空而起,直飛九天……

九寨溝有大大小小許多瀑布,如珍珠瀑布、雲高瀑布、樹正瀑布,最有名、也最令遊人觀賞和稱奇的是諾日郎瀑布。

諾日郎是藏語,意即雄偉壯觀。

雖然諾日郎瀑布沒有黃果樹瀑布從天而下三千尺的壯觀,也沒有黃河壺口瀑布翻騰不息濁浪滔天的雄偉,但它卻有自己的特色,在粗獷中透出靈氣,在雄壯中含有陰柔。在百餘米寬的瀑布頂端,排列成一綹手牽手、肩並肩的水柳,風中如柳枝搖曳,婀娜多姿,源頭從樹正、日則、則查窪三條溝彙聚而來的高山流水形成的這堵瀑布幕牆,突然有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數十條水柱齊涮涮地從崖上躍出來而旋即轟然跌落穀底,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騰起彌天水霧。

我在瀑布前凝視良久,呆呆地望著這氣象萬千的諾日郎瀑布,我想在這寧靜的世外桃源,人活著,心情遠比那些凡塵中的人要寧靜幸福得多……

我隨著旅遊團,遊完了九寨溝,來到樂山市。

參觀樂山大佛的人依舊很多。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大渡河、青衣江與岷江彙合處淩雲山上,身高71米,臨江端坐,雍容大度,顯示了古人高超的雕刻藝術。

樂山大佛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完工於計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前後代皇帝、整整90年才完工。

其始創者海通禪師,貴州人。

當初海通禪師到淩雲山結茅,見淩雲山下三江彙流、浪濤洶湧,舟覆人亡,農田淹沒,於是發宏願要建造一座巨佛來減殺水勢,永鎮風濤。

在世界各地石窟佛像中,樂山大佛是世界古代第一大石刻彌勒佛坐像,因其直接在山體上雕刻而成,故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壯觀景象。

由於受風吹、酸雨、水漬、江水衝擊和遊人日增的影響,加上地處亞熱帶濕潤區,又建在本身強度不高的紅砂岩上,近年來,樂山大佛風化明顯,發髻脫落,鼻梁發黑,佛容日漸黯淡。它的麵部、發髻、衣褶和排水係統及一些危岩,都需要進行科學的清潔修補處理。

我在佛山上遊到中午時,突然傳來樂山大佛對麵河中壩發現一具女屍的消息。

專案組迅速查明:死者名叫藤本憐子,女,二十二歲,日本國人,在中國一所大學留學,係被鈍器砸擊頭部致死。

專案組立即在市中區一家旅館抓獲了身沾血跡的凶手唐大明。

唐大明交待了作案經過:前日,唐大明與獨自一人來樂山旅遊的藤本憐子在飯店相識,自告奮勇為她當導遊。

中午,二人遊至大佛對麵河中壩時,唐大明突歹心,用石塊猛砸藤本憐子的頭部,並將其強奸。唐大明在搶走藤本憐子的學生證及現鈔九百餘元後逃離了現場。

藤本憐子隨後死於現場。

我聽說後,我無限感慨和歎息:好端端的一個漂亮的女留學生,倏然間客死在異國他鄉,慘死在慈悲為懷的彌勒大佛麵前,她的靈魂能安息麼?她的父母該是多麼悲傷和痛惜啊!

我想,假如被慘殺的是我,而不是她,該多好,因為我想死卻沒有辦法死,她根本沒曾料想過自己會死卻死了。

人的生命,有時就這麼不可預測。

第二天,我帶著無限悲傷與惋惜,來到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