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充足的知識底蘊讓你的內心更強大(1)(2 / 3)

那麼,要怎樣搞好課前預習呢?

(1)學會獨立地了解整個新課內容,盡力把即將要學的內容了解一遍,如果有時間,還可以二至三遍推究,努力掌握新課內容的基本意思。

(2)注意記下重點難點,每一課程都有重、難點,預習中必須給予注意及掌握,可以選擇在課文上用紅、藍筆做上記號,也可以用筆記本記下,以便上課時著重聽老師講解。

(3)翻閱相關的輔導書籍,輔導書對學生要學的課文都有專門的注解和輔導,重點難點也有提示,是幫助學生進入學習之門的良師益友。

(4)簡單地做做習題,每課後麵都會有習題,你可以在上課前選擇一些做一做,看哪些會做,哪些不會做,做到心中有數,通過老師最後講解,不會做的習題就變得比較容易弄懂。

勇於在課上發言

2006年曾經在哈佛中關學生峰會上出現過驚人一幕:組織者是一位哈佛大學的學生,他為創造輕鬆活躍的課堂氣氛,曾經踢掉自己的鞋子進入了課堂,但就是這樣的一個舉動仍沒有激起中國學生的踴躍發言,冷場的時候,哈佛學生不得不無奈地說: “我求求你們.請舉手吧。”

不質疑、不舉手、不發言,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舉手發言的人數變得越來越少。不僅是那些學習不理想的學生不舉手,就連很多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上課也總是保持“沉默是金”,要見到他們高舉的手太難了。

積極舉手發言對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應該從小就要養成積極舉手發言的好習慣。無論什麼課,要多舉手多發言,舉手發言有以下幾點優勢:

(1)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課堂上積極主動舉手發言不僅幫助學生弄清了思路,也幫助學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口才,對今後人生有重要意義。

(2)發言的過程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記憶。學生積極發言會很自然地就把那些需要理解掌握的東西記在心裏。到複習時,隻需一看書,所有的記憶便很容易記起,無須死記硬背。

(3)舉手發言能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舉手發言重要的一環是“聽”,當學生要談自己的理解時肯定會積極思考,邊思考邊總結,這樣及訓練了思維也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

(4)學生上課積極發言有利於維持注意力,鍛煉言語表達能力,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不過,由於以下幾點原因導致了學生不能主動舉手發言:

(1)學生膽小。這種學生膽子較小,害怕說錯話,或者曾經因為說錯而遭到過教師的批評及同學們的嘲笑,所以心理壓力較大。

(2)學生害羞。這種學生I生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辭,課上不能獨立思考,也沒有舉手發言的膽量和勇氣。

(3)學生學習態度有問題。這類學生一般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積極進行思考,主觀上也不想回答教師所提問的問題。

(4)學生愛麵子。這種學生平日裏比較愛麵子,上課不會輕易舉手發言,擔心萬一說錯會有損自己的顏麵。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舉手發言,教師要具有親和力,學生表現為被動聽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習的內容實在枯燥乏味,所以教師備課時要多一些趣味性知識準備,課堂上講話要抑揚頓挫,表情豐富,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認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起學生課堂專注傾聽思考的習慣。學生注意力集中,才有可能思考、才會有疑問、有所想法、才會激起想要發言的欲望。同時,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克服害怕的心理。對於那些天性膽小,一站起來就會緊張說錯話的學生,一定要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當學生出錯時,告訴學生,課堂允許出錯,並給予那些敢於發表自己看法的同學讚揚和鼓勵,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培養起課堂積極舉手發言的好習慣了。

好習慣幫你取得好成績

上課認真聽講

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主渠道是課堂的學習,而聽課則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關鍵。培養學生聽課專注認真的良好習慣,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而且可以培養學生養成做事持之以恒的好習慣,使他們受益終身。

曹傑今年上四年級,剛開學上課時老是不注意認真聽講,喜歡開小差,愛做小動作,經常遭到老師批評。第一次單元測試,他的成績很不理想。過後班主任與他進行交流,向他指明了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聽課不認真,告訴他以後隻要他上課認真聽講,相信他會比其他的同學棒。慢慢地,曹傑上課能認真聽講了,老師一次次地鼓勵他,他越來越自信認真。在第二次單元測試中,他居然得了第一名。這不僅讓曹傑品嚐到了好習慣帶來的成功喜悅,也讓他深刻地體會到良好聽課習慣的重要性。

很多學生上課時好動、注意力分散、持久性差。不能專注傾聽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導致老師精心準備的教學內容常因為頻繁提醒、督促學生認真聽課而無法圓滿完成,使教學效果不佳,教學效率降低。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有以下兩點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