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當今社會很多不良思想的衝擊下,很多青少年早已將勤儉節約拋在腦後。觀察我們身邊的日常現象,很多學生在生活中擺闊氣、講排場、大吃大喝、花錢大手大腳等。因此,培養青少年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就要從身邊做起、現在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一粒糧人手,牢固樹立節約意識,把勤儉節約落到實處,這對教育學生意義深遠。
很多家長因為小時候受過苦,所以希望孩子不要受一丁點苦,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讓他們過著優越無憂的生活;還有的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的智育,不在乎花錢多少。而在美國,即使是百萬富翁的兒女,也經常在校園裏拾垃圾,收集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紙、冷飲罐,他們靠自己贏得學校報酬。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從小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美德迫在眉睫,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建議:
(1)節約教育從現在抓起。從小樹立勤儉意識,讓孩子知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懂得勤儉節約是做人的本分。
(2)從小事做起。教育學生珍惜勞動成果,吃飯時不亂倒飯菜,節省每一粒米,節省每一度電,外出時,及時關掉教室內的燈,洗手後要及時關緊水龍頭。
(3)教育學生不亂花錢。平時不挑食,不買零食吃,不隨便向家長要錢,將錢存起來。長此以往,就會養成好習慣。
(4)搞好宣傳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勤儉節約教育,努力營造良好的節約輿論氛圍。講述老一輩勤儉節約生動感人的故事,開展廣泛學習活動,弘揚和彰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團結守信讓你擁有更多朋友
團結的精神暖人心
在湖南省師範大學教育係裏,有兩位比較特殊的學生,他們一位叫周衝,另一位叫王偉。他們其中一個雙耳失聰,一個雙目失明。然而,他們兩個人組成了“海倫·凱勒’’號艦隊,兩人在學習上互幫、生活上互助。周衝聽不清看得清,他做了王偉的眼睛;王偉雖看不清卻聽得清,他做了周衝的耳朵。兩人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在學習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他們之所以會取得成功,那是因為他們團結友愛,互相協作,這是他們成功的法寶。“兄弟友愛同心”、“兄弟齊心,其力斷金”等,都是這一個道理。一根筷子非常輕易地就會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握在手裏很難被折斷。毛澤東說:“不但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而且要善於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還要善於團結那些反對過自己並且已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友愛是力量,隻有團結友愛,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去克服一切困難。
《三國》裏麵有關於團結友愛的經典故事,其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就是貫穿三國期間最綺麗感人的主線。三兄弟的情意在漢末戰亂中比金堅。三英戰呂布、報仇攻孫吳……三人的兄弟之情特別是關雲長情深意重,衍生出了太多膾炙人口的感人故事。
友愛團結是力量。雷鋒曾說: “一滴水隻有放進大海裏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隻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大到民族國家,都需要團結友愛。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更應該在呼籲團結友愛共建和諧社會,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與同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讓友愛之花開遍每個角落。
但是,生活中我們也不免看到,有學生平時總愛和同學發生點小矛盾,今天和這個同學不說話,明天和那個同學鬧意見;別人在休息或者學習時,毫無顧忌地大聲喧嘩、追逐打鬧,從不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一下,給別人造成很大的幹擾;稍有不順,張口就罵,甚至拳腳相加;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取笑別人……
張振宇那首《中國一家人》正是團結友愛的寫照: “黑色的眼睛,黃色的皮膚,到哪裏都是一家人。同樣的血脈,同樣的靈魂。同樣的心,同樣的根,同樣的手足情深。手牽手,築起鋼鐵的長城,心連心,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人與人相處仿佛是在照鏡子,你想得到什麼樣的回報,你就要怎樣付出。同學之間是兄弟姐妹,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彼此要互相禮讓、互相關心,有不同意見可以互相協商解決。在家裏,父母是永遠的靠山,在學校,
同學朋友永遠是左膀右臂。團結友愛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質,唯獨擁有這種優秀的品質,我們才能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誠實守信好品行
常言道: “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強,社會無誠信不穩”。這說明一個人要想成功,企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國家要想昌盛,誠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意識,這對於和諧社會的構建,對於經濟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青少年是祖國的棟梁,關係著祖國的命運,鑄誠信社會,加強誠信教育,更要從青少年誠實守信的教育做起。
幾年前,德國一所學校的多名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因為抄錄了某網站提供的答案,老師就毫不客氣地將這些學生作業評為零分。這位老師說,第一天上課前她就和學生及家長簽訂協議,協議說,所有布置的作業都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剽竊或欺騙將導致作業為零分。他認為,教學生成為一名誠實守信的公民比得滿分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