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上)釜底抽薪建分號(1 / 2)

常言道好酒不怕巷子深,由於新式織機比那些老掉牙的舊織機強出百倍,再加推銷得法,很快便被湖州絲織作坊主認可,紛紛上門購買,運來的幾十台織機很快售賣一空。

這些絲織作坊主都是絲綢行家,看到使用新式織機,無論織造的絲綢品質和速度都大大超過老式織機,而且更省人工,操作也不繁瑣,知道若是不使用這些新玩意,就會落在別人後頭,甚至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險。

那些行動遲緩或家財單薄,無力購買織機的人大為恐慌,每日堵在賈二寶租住院落的門口,要求訂購或者貼補放貸。更是有人威脅,若在明年新蠶繭上市之前,得不到新式織機,就聚集那些依舊使用老織機的作坊主,砸了他們的招牌,將其趕出湖州地界。

這種情況大大超乎賈二寶預料,為應付這些麻煩,隻得加派人手返回姑蘇城運送織機,並通知林永謙組織人手加快製造進度。

賈二寶站在書房的窗戶邊,看著院子裏來來往往求索織機的客戶,非常得意。這票生意做的漂亮利索,等所有作坊都換上新式織機,湖州本地消耗的優質生絲就會大大增加。到那時,浙江和蘇州的皇家織造場就會因缺乏原材料而陷入困頓。自己暗中操作的江寧織造場,卻可依賴自己提供的優質生絲紅火起來。到那時,就可逼迫朝廷大力推廣塔廓台奏報的‘官辦民助’辦法,從而使自己有更大的施展空間,依靠朝廷力量為自家快速聚斂錢財。

就在賈二寶憧憬前景的時候,十錢先生從外邊急匆匆趕了回來,進到屋裏,連口水都沒顧上喝,對二寶說道:“‘徐記大同行’的‘大夥’剛才告訴我,從今個起。不再替我們向那些購買新式織機的作坊主放貸。”

這可不是好消息,賈二寶滿臉得意都被十錢先生的話掃光,陰沉著臉說道:“為何說好的事情到節骨眼變了卦,這不是‘拆濫汙’嗎,不行,咱們和他們可有契約的,真的如此做,說不得就要叫上一板。”

原來,在開始推銷的時候,由於對市場估計不足,為刺激購買**,曾公開承諾,若是作坊主本身具有一定實力,而購買織機的錢財不湊手,可到指定錢莊借貸一定額度的銀錢。

經過十錢先生運作,湖州最大的錢莊‘徐記大同行’簽訂契約,承攬了這項借貸生意。所有售賣織機的銀錢都存到這家錢莊,然後再彙劃到金陵‘恒通大同銀行’,由於生意興隆,流水很足;承諾的借貸生意也由這家錢莊包攬。如此一出一入,會有豐厚的回報,屬於兩利之事。

但是沒有料到生意太紅火,符合借貸條件的作坊主太多,再加這些售賣織機的銀錢最後都要彙劃到金陵,‘徐記大同行’的頭寸調度已經出現困難,雖有同行幫襯,也是杯水車薪,救不得急。眼看銀錢像水一樣流到金陵,再如此下去,等到無法承兌時候,就會塌台倒灶、歇業關門。

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徐記大同行’隻好請求十錢先生高抬貴手,解除契約,甚至提出補償大量銀錢。

賈二寶憤怒的在客廳裏來回走遛,“不行,已把大話撩出去,若不兌現承諾,那些織造作坊主還不把咱們撕的稀巴爛,他們怕歇業,想讓我們高高手,誰又給咱們留過門!此事絕對不可,你這就回了他們。”

十錢先生將這消息告訴賈二寶之後,沒事人一般,坐在八仙桌邊,悠閑地端著蓋碗,細品香茗,對東家的咆哮仿若未聞。

賈二寶看到十錢先生的怡然自得樣,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快步走到近前,搶過茶盞,摜到桌上,“火燒眉毛,還如此憊懶,趕快去按我的意思辦理。”

十錢先生,撣了撣濺到身上的茶水,低眉順眼慢悠悠的說道:“能和十家親,不散一家門,這給人刨穴的事我做不出來,否則就無法在錢莊行當混了。”

“要給別人留路,就得自家跳坑,你有好心,不想別人倒黴,可咱如何處置?”賈二寶知道十錢鬼點子多,憑他這副德行,肯定已有計較,對於他的不溫不火,卻又無可奈何,於是壓住怒氣,不忿的問道。

十錢先生,拿過被二寶奪去的蓋碗,重新添了一盞,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苦茶才能留香,救火自會留德。下坡車好推不好停,車倒了,推車的人也要跟著倒黴。”

聽到十錢先生啞謎般的話語,賈二寶哪有心成細品,用浙江話啐道:“娘希皮,別遮幌子,不拆濫汙就抗梁,快將你的調調彈出來。”